2009年8月6日星期四

.

几点缩沙声明:

第一,本人删去这篇文章在8月6日的言论,以此文代之。希望读者谅解。

第二,如前文对任何人有所不敬,谨此致歉。本人不愿意和任何人起冲突。不应该评论任何具体人事,是我自己不对。

第三,前文目的是带起一些讨论,留言者言论不代表这个博客的立场。但出于维持言论自由的目的和尊重发言者,本人一般不删留言。

第四,对前文讨论过的对象和现象,本人不再评论和讨论。

第五,我曾说过一般不评论香港的时事,是我自己不对。 日后,本人对言论的自我审查,会采用更高的标准。

第六,这个博客曾经构想过IPO计划,有可能实施,也有可能没有实施。在目前阶段和将来阶段,有可能,也有不可能,这里文字是由一位作者或多位作者撰写。但无论如何,这里的文章只能视为一种声音和想法,和任何人,任何作者,任何自然人和任何法人,组织没有关系,不付任何文责。纯粹游戏文字。

2009年8月4日星期二

超级巨声

好像没什么人提这个节目,但我很喜欢,每期都看。

两个情况,是我估计的,但可能不对。

第一,香港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举办公开歌唱比赛了。对上一次是01年,华声唱片倒闭前。

第二,香港的歌唱比赛,以往没有现在这种真人秀的形式,纯粹是一唱比赛来办。

超级巨声,很多都是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的,从名字,到比赛形式,到后来的PK 制。但最重要的,当然是眼泪武器,每个人眼泪汪汪。

和超级女声比,几点观察;

1, 香港参赛者的质素比较高,唱功比较好。

估计有两个原因,第一,香港多年没有大规模的歌唱比赛,民间已经累积很多高水准的歌者,如侧田说的,“每个人心中有团火。”第二,香港人始终见得世面比较广,阅历浸淫比较多,整体人口,在流行音乐方面,素质比较高,有积累。

2,参加者平均年龄比较大。超级女声过二十五岁的很少,而超级巨声,虽然也有小孩,但很多28岁以上的参加者。

这当然也反应了前面说的,香港渠道比较少,年轻人出位的机会比较少,另一方面,也反应了香港社会年龄的老化。

真人秀式的歌唱比赛,我是觉得很好看的。其实也可以办得更好,无线还是太保守了。

亚视的星光大道我没有看,但不报希望,亚视是不惦的,什么节目都不可做好。尽管它更有条件做好这类节目。

很怀念2005年的超级女声,那种举国疯狂,比疯了的情况,难得一见。可惜香港很难看得到内地的真人秀歌唱比赛节目,我真的很喜欢看。香港是不大可能办得好的,没有那个氛围。

2009年8月2日星期日

工作

IPO 的事,老婆也觉得不好,那只好作罢。

我的工作性质和状态已完全改变,那也好,这个博客记录个人在不同生活和工作状态下的所思所想。是完全个人的,而不是什么时事论坛。

博客的事,也许工作上了轨道,或者有更多想法,可以写多一点。

我现在实际上是有很多想法,但没力气和时间写。也许以后不同,对应不同状态的改变。人生的状态和阶段总是不同的,这才是人生,这才是生活。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我的 IPO 方案

我的设想方案是,在这里过往的留言者中,选出八位人士,向他们发出邀请,成为这个博客的作者。

基本上,邀请的准则大概有四个考虑因素: 1、有文字表达能力;2、有深度;3、有阅历;4、政治立场不偏激。

实际上,我心目也有了这样的名单。

这些被邀请人士,如果接受了邀请,就和我共同组成一个成员委员会,大家的权利,责任一致,都有password,可以任意发表文章,题材、内容、长度不限,和博客原来作者一样,大家的股份一致。

成为这个博客的股东和话事人,相信是有好处的,值得考虑。另外,如果运作得好,将来也可以开股东大会,搞关系。

日后所有的博客的管理和规则,由委员会决定,大家票数相同,也有新成员提名和加入,以及旧成员除名机制。当然,成员可以是active 也可以是inactive的,如果inactive,不写文章,也是完全可以的。

我心中,也已经有了一份很周详和详细的公众化营运这个博客的规则初稿了。内容包括论坛管理,文章发表规则,成员委员会组织、投票表决机制等。

我把我的方案设想大致说了。看看有什么反应。

过几天再把我的邀请名单和规则初稿发出来,看看有什么comment。

把这个博客公众化的设想

目前,这个博客的日流量已经达到了三四百人,而且我敢说,在香港所有的博客中,这里的读者素质算是很高的。讨论的气氛非常良好,能来这里的人,本身都有一定的素质。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中的价值可以想象。所有的人获益非浅。

当然,作为博客作者,除了写文章以外,一直打造和维持这种氛围,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然而,可惜的是,我这种努力,无法维持下去了。因为工作比较忙,难以在这个博客上付出很多心力;也因为不再从事研究性质的工作,我关注的重点,也逐渐难以聚焦在思想的范围。

而我又不可能去写一些个人化,八卦的东西,把这里变成一个很个人化的博客。

就这样散了麽?

那未免太可惜。我过往在这里的努力也付诸流水。

网上的经验是,如果这样的状况再维持下去,不出一个月,这里的人气就散了。纯粹变成一个记录。

于是,我设想了一个公众化的方案,这样,所有人的利益都能最大化了。这个博客有可能成为香港最有价值的博客,甚至全中国最有价值的博客。

2009年7月28日星期二

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我未曾出版的小说

2004年写的,有空多多捧场。

http://flyman64.blogspot.com/

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改变工作思维方式

今天工作的時候,有兩個別人负责的小項目,時間撞在一起。這是不允許的。

我幫人左度右度,時間重合的部分,兩个項目各自的内容拆一部份出來,分開做,不要互相影响,這樣就可以兩個項目同步進行了。

覺得解決了問題,又幫到了人,有些成就感。本来两个项目都会延误的。

因为要改很多文件,要老板签。

老板说,你这样是不行的。不能去帮别人想,必需别人帮你想;不是你来迁就别人,应该是别人来迁就你。是你话事的。

否则,工作这么多,会一直build up,越来越乱,越来越辛苦。

唉,很多思维要开始改了。以前我一直是想迁就别人,觉得大家互相迁就才好;现在是必须要求人家迁就我。这对所有人来说,也是最effective的方式。

工作两个礼拜了,我想我的capacity大概到了50%左右,也就是说,可以负担目前应该有的一半的工作量吧。

工作量很大,每天几十个电邮,海量的文件。

也没有时间去深入研究,看到不懂的,就问;问身边的人,问上司,电话问别人。

也很感概,以前不懂的什么都要问。一单事情,自己研究要花一个钟头才能弄明白;如果问人,只要十分钟就明白了,当然能节省很多时间。

工作量很多,我一直在意的,是如何才是最有效的问题处理方式。这样才能build up自己的capacity,能负担越来越大的工作量。

像今天这样的事,也真不能再多了。

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应该是一直进步的。在“对往事丝丝回忆”中的旧公司里,死命干了四年,工资增长还不到20%;离开旧公司四年后,已经比离开时增长250%了,这应该反应了自己工作能力的增长吧。

这里的工作很辛苦,但比起以前在“对往事丝丝回忆”中的旧公司中的压力来说,不算什么。

而且,我觉得自己还应该有潜力的。只要能应付了目前操作性的工作,如果我的宏观能力也能得到发挥,也应该是值一些钱的。

当然,前提是不要撞板,撞大板。

2009年7月18日星期六

钓鱼城

Kent Follett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寫的歷史小説我看了很多,象the man from st.petersburg, the key to rebbecca等,不過他的成名作eye of the needle, 找了很久,還是沒有看到。

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歡“the pillars of the earth”,真是百看不厭。這本上千頁的小説,起碼看了三次以上了。

這是一本恢宏巨著,以一座歌德式教堂的興建為主綫,夾雜英法戰爭,教廷的高層鬥爭,英國的内戰,資本主義的興起等,所有的故事,折射在主人公Jack,也就是大教堂的建築師的成長和愛情故事上。

我一直在想,中國的歷史小説,什麽時候能達到這樣的高度?

比較出名的有高陽和二月河,都是閉門造車;Kent Follett寫這本書,花了五年時間,還有專門的資料顧問公司幫他找資料。

至於說故事的手法,中國歷史小説都是以歷史人物,英雄人物,大場面為主;“the pillars of the earth”寫的都是小場面,小人物,真實感迎面撲來。

我在想,釣魚城的故事,也可能達到“the pillars of the earth”那樣的高度,也是在一個固定的場景,濃縮了大量緊張情節和衝突,並對歷史影響深遠。而且,以我的了解,其中人物的恩怨情仇,感情糾紛,也非常精彩,很有戲劇性,是中國重大歷史事件中非常少見的。

更重要的是,這個題材,中國還沒有人寫過;裏面的人物,也都不為國人熟知,寫出來有新鮮感。

衷心希望有人看到這個寫作意念,然後寫一部恢宏巨著出來,以補中國歷史小説的這個遺憾。

新疆七五事件和中国智庫

(1)
新疆七五事件,抛開所有政治背景,都令人感到悲痛,是一個悲劇,絕對不是什麽可以“吃花生看好戯”的事。(我不管什麽高登用語,這句話讓我非常反感。)

一些新聞的描述細節,可以讓我有一些想象。其中一宗,幾個漢人見勢頭不對,央求路邊維族商店老闆讓他們躲進去,門関起來后,從門縫中看見路上一個開私家車的女人來不及躲進來,被人圍住,從車中揪出來打死。

另外一宗,一輛公交車司機見不對路,停車開門,讓乘客下車逃跑;生還者回憶,前面一輛公交車就來不及,被人圍住焚燒,乘客下車被揪打,大多數被打死。

現場的慘烈,無法想象。

(2)
2000年的8月份,我在烏魯木齊,隨意步行,從新疆大學附近出來,走進維族區,感覺也相當不好。

我想說的是,2009年七月五日下午,烏魯木齊市區内像我當年那樣的背包客,到處亂走的,應該很多,起碼不止一個。

為什麽一張現場照片也沒有?

連石首那樣的事件,網絡上也到處流傳,如果有人拍下了當時的照片,怎樣也封不住的。

細想答案,讓人毛骨悚然。因爲很可能是沒有現場生還者,能活著把照片帶出來。

(3)
2009年7月5日下午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為什麽發生,過程是怎樣的,兩百條人命一下就沒了,哪怕是從人性的角度,也應該讓人知道真相。

在外囯,對於這樣的事件,會有獨立的調查委員會。它不需要結論,但需要找出事實。

作爲一個中囯公民,有權要求得到一份詳盡的報告,仔細説明:

1,一百九十二個死者,或者更多人的人,他們是誰?
2,他們在那裏死的,如何死的,死的過程是怎樣的?
3,他們當時本來在做什麽?
4,他們是被誰殺的?

不要籠統的報告,也不要什麽事例,英雄事跡,就是平實地列出所有的有關信息,一個也不漏。

這樣的一份報告,無比珍貴,對學術,政策研究,都有意義。

爲了編制這樣的報告,西方國家會不惜工本,花幾年的時間,最後形成幾万字的文件,因爲他們知道很重要。也是對死者的一個交待和尊重。

(4)
問題是,中國為什麽沒有這樣的報告?

無非兩個原因,第一,不想做;第二,做不到。

當局想抽水,想把水攪混,把自己的一些政策目標塞進去。所以根本不在乎真相。

這樣做當然是愚不可及的。把一些短期的政治目標和長期的政治目標混在一起,得不償失。

我預計,局勢穩定后,王樂泉很可能就要下臺。這樣亂來一通,不重視調查研究的做法肯定要改過來的。

這篇文章,關注的是第二個原因。中國能否做到,能否在社會研究的基礎上,通過field survey,就重大事件,編制一份獨立客觀的調查報告。

新疆七五事件,是最好的試金石。

中國最近掀起了一股“智庫熱”,到處都是評論智庫。

我覺得,以其花那麽大精力去賣弄一些花哨的西方理念,還不如老老實實地,以新疆七五事件來做頭炮,打響名堂。

(5)
東京沙林事件,觸發村上春樹花上幾年時間,調查研究,以文學方式寫出專著。

唐山大地震,我們只能從錢鋼的“記錄文學”中,才能知道更多的真相。

但新疆七五事件,這樣一個混合了重大歷史,文化,人性衝突的事件,希望再也不要只能以文學的方式,才能得到展現,分析和記載了。

中國真的要一些“軟科學”方面的進步了,否則,花再大的精力搞智庫也不能起多大作用。

2009年7月16日星期四

香港人的優勝之處

(1)
這裡老是喜歡踩香港人,有時候,也需要平反一下。客觀地說,香港人還是有很多優點的。

整體上來說,香港人在工作方面是比内地優勝的。香港已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打造出一套的工作規範,是整個城市的重要資產。

香港和内地的工作節奏,我都經歷過。經過幾年的内地作風的工作節奏后,現在回復到香港的工作節奏,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把一些思考記錄下來。

一般來説,同樣的一份非專業性的,三年以下經驗,大學學歷要求的普通文職工作,在深圳大概月薪4000,在香港大概1万2,這其中大概有八千元的溢價。這八千元裏,包含什麽呢?

大概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比較有職業道德;
第二,比較積極的工作態度;
第三,比較適應現代工業組織的要求。

第一,香港和内地很不同的是,香港人更重視職業道德。

這是因爲,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如果一份工做坏了,對打工者的影響很大,雇主縂有辦法知道。香港的雇主會 CALL REFERENCE,也很看重 REFERENCE LETTER 和以往的工作記錄。

内地不同,城市之間的流動性很大。一個打工仔在深圳做不好了,可以去上海,北京找工作,從頭來過。雇主也無從CALL REFERENCE。更重要的是,内地企業沒有CALL REFERENCE的文化,你去問,人家多數不理,甚至連REFERENCE LETTER也沒有。什麽都得凴求職者的一面之詞。

只有外資企業才會有這種REFERENCE文化,做到就業記錄有跡可尋。這也是在内地有外資企業工作經驗的人會比較吃香的原因之一,因爲起碼職業道德有一些基本的保障。

在内地企業,一個員工要離職,古零精怪的事會特別多;而在香港,很少有這樣的問題,一個員工交了辭職信,老闆不用特別擔心,可以放心辦理交接。

說起交接,同樣,内地員工很少會這方面的意識。既然要走了,就什麽也不理了,什麽事都和他無關,不搞破壞就算好了。香港員工則不會如此,反而會做好交接,讓下一手跟,因爲他知道,在職場混,口碑很重要。

第二,對工作的態度。香港人是視工作第一,生活第二;而内地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

我無從評價何者比較好。但這種現象的確存在。如果香港人因私事有約,和公事衝突;則必然是私事遷就公事,視之為理所當然;而内地員工很少這樣。

對香港人來説,加班是常態,準時下班纔是不正常;對内地人來説,準時下班是常態,加班是很不正常的;而如果真的要加班,會要求加班費,而香港恐怕沒什麽人會這樣提。老闆要内地員工加班做一件事,那好像是在要一個天大的人情。香港則連加班都不用提,做不完嗎?那就留下做完再走好了。

對香港員工來説,工作時間完成不了工作任務,責任在自己身上,所以要留下來加班,把工作完成,有一種責任心;對内地員工來説,工作時間完成不了任務,責任在公司,時間到了,就必須走人了。

但為什麽會完成不了任務呢?為什麽無法在工作時間内,把工作完成呢?

這是因爲,現代工作的模式起了很大變化。因爲科技的進步,溝通更加重要,每一項,牽涉的群體越來越多。在我做過的幾份“香港模式”的工作中,上班時間根本是不能正經做事的。永遠是不斷的開會,打電話,囘電郵,這些都得乘別人在辦公室的時候來做,而真正傳統意義上的“工作”,所謂的“paper works”,只有在放工時候才能靜下來做了,所以導致工作時間越來越長。

而對於内地員工來説,既然不肯加班,“paper works”就一定要在office hours來做,既然office hours不願意全部用來做這些業務溝通上的事,那必然導致整體工作的素質是拉低了。office hours的時間只有這麽多,兩樣只能做一樣,而香港人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兩樣都做。所以,一般的情況下,在這類普通的文職工作中,一個香港員工的生産力可以等於兩個内地員工。

第三,和現代工業組織要求的適應程度。這點比較複雜,只能簡單說說。

第一個是團體合作的精神。這是因爲内地的教育很少培訓,都是習慣單打獨斗。

擧個例子,在工作上遇到難題,内地員工很少會第一時間主動問人,而是先自己研究一輪,還是不明白,才問人。這裡有團隊精神的缺乏,也有内地還不夠西化,更受面子文化影響。

相比之下,遇到難題,香港員工第一想的是問人。這樣能比自己刨節省很多時間,也更有效。香港人很務實,省下來的時間,得益的當然是自己,能早收工,當然,公司也受惠。

第二個,是香港員工比較不重視人事背景,比較少去考慮錯綜複雜的人事關係。香港員工不是傻瓜,也會考慮人事關係,但只會考慮key person,幾個特定的皇親囯慼或有來頭的人,會小心一點。

内地員工的問題是,把這些人事關係的原則一般化了,每一個同事,每一件事都去考慮背後的人事關係背景,過於小心翼翼了。

如果一個機構做什麽都過於考慮人事關係,那自然導致整個機構的效率降低,大家無法就事論事,解決問題。

當然,這也和中國整體的社會環境有關,人事很重要。在香港員工而言,同事就是同事關係,沒有什麽其他的,純粹是從職業角度來考慮。

(2)
但要説明的是,上述的八千塊是絕對值的概念,而不是相對值的概念。上面的例子並不是說,香港人的生産能力高過内地人兩倍。

這個例子只是說,上面說的香港人的優勝之處,真的就只值八千塊。

超過這八千塊溢價的薪酬,需要一些其他的東西,例如想象力,創意,魄力,人際關係等,這些香港人並沒有特別的優勝之處。

也就是說,香港人的優勢,只在某一個薪酬範圍内的職位是有效的,但超過這個範圍,就不見得特別有優勝了。香港人的強項在執行層面,在其他層面,是不足的。這是我的看法。

補充

我以爲港大LLB 每年只有六十多人,今天中午吃飯,坐我旁邊的暑期生剛好在港大讀法律的,就問了一下。

他告訴我,除了LLB外,還有Gov Law 和BA Law也可以讀PCLL的,每年加起來共兩百多人。

如果這樣,再加上SPACE LLB,城大,中大,還有外國來的,香港的律師供應明顯過剩了。前文說的情況,參考價值不大了。不敢誤導別人。尤其是這些人生大事,不能亂點。

又,如果這裡有大學生看了前文,一定記得要看前文的留言,都很精彩。

自己精力有限,就不參與進一步的辯論了。

這裡留言的素質能維持,沒什麽無聊的東西,是自己的努力成果,給自己一個credit :)。

2009年7月15日星期三

對香港大學生的三個建議

公司來了一些暑期大學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多了很多話題。同事對說起學校的逸事,尤其是大家當年住宿時好玩的事,樂此不疲,重拾青春。對我來説,也是好事。因爲縂有些八卦,想知道那個同事是哪裏畢業的,如果是校友,就可以有機會拉近距離了。但這不可能隨便問的,否則會很傻,但乘這個機會,也無意發現了很多校友。

對這些大學生,我有一些想法,但在飯桌上我是不可能說的。

這裡好像也有些大學生讀者,在這裡記下來,也許可做參考。

(1)
說起宿舍,也就說到了一些内地生,我問暑期生,他們平時和這些内地生玩在一起嗎?

他們說沒有。大家文化習慣不同,很難玩在一起。擧了一些例子包括這些内地生上厠后不洗手,宿舍煮了飯不清潔等。言下之意,就是嫌棄。

我心中暗想,唉,你們真傻。

内地來香港的學生,都是人中鳳凰,很多是當地高考狀元。坦白說,除了個別學系,香港第一綫的學生都不會在本地大學;而内地學生來香港都是第一流的。香港二三流的學生能有機會和第一流學生在一起,這樣的機會,不好好從他們身上學習,竟然不懂珍惜?

至於上厠后不洗手,那肯定只是個別的。只不過香港學生愛誇大罷了,何況,就算如此,又怎麽樣呢?這些内地生也許是從農村來,過幾年就肯定能適應了,根本不能用這個來評價他們。

實際上,這些内地生畢業后的前景會比本地生好得多,無論升學,就業都會遠遠超過本地生。本地生更應該和他們打好關係,對他們以後的幫助很大。

第一個建議,是要想法打入他們的圈子。如何做到? 第一步,先多去内地港生常去的網上論壇和網站吧,這樣能多一些話題,也能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有多大。

(2)
不要浪費時間去搞O CAMP。這麽多年來,我的觀察是,畢業后混得比較好的人,大多數是沒有搞過O CAMP的,甚至參加過O CAMP的。如果你想通過搞O CAMP認識人,那只會認識到素質比較差的人。物以類聚,去多沒有好處。

道理很簡單,O CAMP提倡的是“無敵獎門人”式的從俗文化,有思想的大學生根本不會參加。香港大學的O CAMP文化實際上對大學教育的傷害很大。

内地生多數不會參加O CAMP,因爲他們的素質比較高,這種低B的東西,對他們來説是一種折磨,自然不會選擇。倒不是刻意不願埋堆。

(3)
也有一些暑期生,對將來的就業前景很擔憂。

一年后他們畢業時就業前景的慘淡,是可以想象的。

應如何辦?我所知道的一個個案,也許可以做參考。不過,这是一條很刁鑽的路,不是每個人可以做到,或接受得了。

認識一個人,大學時讀的是很熱門的學系,高考成績算是相當好了。大學畢業后,做了一年普通職位的公務員(不是AO,那時也沒有合約政府雇員),辭職,再考AL!結果考入港大法律系本科,再加一年LLB,共多讀了四年。

我對他真的非常佩服。讀完出來,他有雙學位,再加上比同學成熟得多,順利進入大行。

他等於比別人延期了五年投入職場,二十八嵗才開始。但走上的是一條金光大道,很快就把之前的五年撈囘來,現在已經能開名貴房車了。而大部分的大學生,在二十八嵗時候,其實是什麽也沒有的。

有很多大學生畢業后,也熱衷考什麽CFA,MBA,或什麽MA,但從含金量來看,我覺得上面這條路是最現實的。最難過的是自己的心理關口。但這因爲如此,所以才不是人人做得到,含金量才高。

一般來説,讀完了本科,再考AL應該是有優勢的。我覺得很值得考慮。再考港大,城大,或中大的法律本科,甚至人大也可以。這在外囯,本來就應該先讀了本科的課程再讀的。 而最關鍵的是,當你出來后,你會比同期法律系同學的競爭力高很多。要知道,在法律這個行業,在不同的公司,從事不同的業務,待遇是差天共地的。 搞樓契和搞IPO,收入相差是以幾十倍來計算的。

香港將來金融或許沒得撈,但法律是絕對大把世界的。

這個暑假,也許應該考慮一下,好好準備明年考AL吧,這肯定比搞O CAMP有意義得多。

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明天又要工作了

休息了两天,明天又要工作了。投入战斗。

大老闆通過人事部,安排了兩個星期的培訓給我們,理論上,我還是在可以上課的階段,不用做事的。結果我只上了半堂,別的都沒有去的。下個禮拜,其實我還是可以全周脫產上課的,但也不打算上課了。

過去一個禮拜,算是正式開始工作了。每天有上百個電郵,很惶恐,知道大多數関我事,是我負責的工作,但大多連說什麽也不知道。該死的是,這些task大多數是電腦在計時的,每一個階段的處理,都有時限。出去開了幾次會,也不知道怎樣follow up,但這些都是我的大單野了。

我現在對工作的掌握,大概摸到了十分之一吧,核心的部分還沒有摸到。

頭一兩個月,基本上是一場鬥爭,要把learning curve拉高,在上面對我失去耐心前,把learning curve拉得夠直,可以把工作吃下來。

本來以爲,我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慢慢學。但現在知道,我旁邊同事馬上就要調走了,老闆期望我把他的工作也接過來,到時候一人再做兩人的工作。現在的我,大概只能做到現有崗位四分一的工作。也就是說,兩個月内,我的工作能力要提升八倍。

也太看得起我了。

我們這次進來的,其他幾個,都有在這個行業接近十年的經驗,而且都已經考了他們這個行業的專業證書,碩士水平的。我在這個行業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有任何證書,甚至連基本的了解也沒有。

但當然,我不會有什麽壓力,也不會有人給我壓力。但我相信能做得好,把learning curve拉高。

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力拓案

(1)
很明顯,中國的鉄礦行業需要“抓内鬼”,否則怎會搞得如此一塌糊塗。

我在前面文章說過,中國的事情,在一個行政範疇内過於反常,就是有妖異,是人事上出了問題。

問題的關鍵是(我也還沒有看到香港的傳媒有分析到的),為什麽是囯安局來出面?

(2)
先來回顧歷史。

我們知道,戰略產業,是不能以純粹商業角度來看待的。

典型例子,是八十年代的中國民航總局長沈圖飛,接受美國的策劃,在中國“運十”商用飛機成功研製后,將其下馬,中國在幾十年内只能用歐美客機。沈圖飛本人自己叛逃美國,中國損失慘重。

就算說到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巴,背後也很多政治角力,兩家公司都受到各自政府國防部的巨額研發補貼,才能有市場的競爭力。

(3)
問題是,鉄礦石行業,是否就如此関及國家生死存亡,成爲一個國家安全部需要出面的事?

就算是囯安局掌握了證據,難道不能由別的機構,例如經濟偵查局,檢察院出面嗎?

需知道,囯安局透明度很低,也應該低調,是囯之重器,不能輕易出面的,也很能引起別人的誤會。

(4)
中鋁在其中什麽角色?

中鋁前董事長剛剛調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是他老羞成怒,下令囯安局調查的嗎?

國家機密和商業機密,國家經濟利益受損和國家安全受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原則應該分開。一時氣憤,混在一起,對中國長遠的發展不利。

如果這是蕭亞慶的意思,他這樣的思維,將來在國務院行事,對中國很不利。

(5)
但從民族主義的觀點來看,中國人最恨内鬼,漢奸,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給外人的人。無疑,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舉動。

但所有的和外商合作,都有這個嫌疑。

還記得鄧當年搞改革開放為什麽那麽大阻力嗎?

這個問題的處理,必須十分小心,兩者應該取得平衡。處理不好,什麽都會倒退囘去。人人自危。

我的觀點是,如果是蕭亞慶的call,他不及格。

(6)
話説囘來,在政治經濟舞臺上,沒有既定的文明規則。日本,美國都有自己不見得人的規則,只要有錢,就沒有人敢來説你。

何況是澳洲這樣的國家,抓了就抓了,還能怎樣?

但從中囯自己的角度來説,這樣做,很不適當。該抓,但不是囯安局。

囯安局是將來DF 和BF 之戰中的重要一環,不應該給它更多膨脹的機會。

尤其尤其,不能讓它插手經濟領域的事。一個監管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而且透明度低,沒有節制和監管的機構是非常可怕的,將對中國帶來極大的危險。

如果力拓案的處理方式對中國對外經濟利益帶來負面影響的話,那它對中國内部利益的損害,影響之深遠,恐怕沒有人可以估計。

不要和我說什麽,囯安局現在就已經有這樣那樣的權力了。當然不是。任何機構的權力,都是從一個個案件和角力過程中磨出來的。如果這次讓它得手,囯安局的勢力會大飛躍,對中國絕對是很大坏事。

可惜對於这點,我還沒有見到有人可以提出分析。

(7)
現在寫文字都是這樣信馬由繮的。不會做任何的筆前思考,想到哪裏寫到哪裏。是free writing。是不考慮讀者的接受能力的。

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

国之栋梁:7月7日自发捡垃圾的两个大学生








有这样的年轻人,国家大有希望。
很羡慕。
连我也不知道,今天自己会不会做这样的事。年轻就是好。

2009年7月8日星期三

新疆会否巴勒斯坦化?

這是王力雄提出的問題,他的看法很悲觀,07年就是這個觀點,漢維水火不容。

新疆這個稱呼本身就有問題,這是清朝定的名字,新是指對中原而言,乾隆定下的。解放後,迪化可以改名為烏魯木齊,新疆為什麽不能改名?

時區用北京時間,當地太陽九點才下山,維族人會怎麽想?

烏魯木齊在火車時刻表上已經改叫烏市了。都是一點一滴,讓維族人反感。

7.5事件後患無窮,既然雙方已經撕破了臉皮,將來更難和平共處。

維族在内地形象很差,也飽受歧視。連我見到,也很害怕,因爲很可能是小偷。

多年前去烏魯木齊,漢人區和内地城市無異,但維族區則是異國風情,商店連漢字都沒有。音像店賣的全是中東的音像產品。

有網友問,為什麽用“打砸搶”來定性,而不是用“恐怖襲擊”來定性,像前段時間印度那樣,一下取得全世界同情?

從恐怖程度來説,完全夠格,再加上奧運前炸南航那單。

但問題是,就算取得了全世界的同情,甚至打贏了這場戰爭,把所謂的熱比婭勢力完全瓦解了,那又怎樣?

作爲一個泱泱大國,不能老是想著外國的觀感,一時一地的得失,必須想的是長治久安的方案。

用“恐怖襲擊”來定性,只會增加敵對情緒,對中國一點好處也沒有。

新疆問題的唯一出路,在民族融合。

新疆有這樣的條件,不比西藏,漢人可以進去,維人可以出來,雙方可以通婚,都是西藏不具備的。

民族融合的最好時機,就在之前的這二十年。所以我說王樂泉水平很低,浪費了這個大好時機。他的心思全部花在打疆獨上,而沒有真正想過,如何讓新疆好,如何讓新疆人好。

打疆獨,不是他這個中央委員的首要任務,民族融合,長治久安才是。

新疆人在全國形象不佳,難道他就沒有責任去改善?這些不是他的子民嗎? 維族人在全國被趕來趕去,王樂泉有沒有為他們出過頭?

新疆漢維的隔膜那麽大,為什麽他不去打破?搞多文化融合,民族融合的工作?

作爲新疆兵團的書記,其實他最大的任務就是把兵團撤銷,難道他不明白嗎?

錯過了時機,以後會更麻煩了。

單單將來如何管理幾百萬在漢人地區流浪的維族人,就已經是所有地方政府頭痛的問題了。當然,現在已經是大問題,抓不能抓,殺不能殺,已經是全國治安的最大問題,將來更加麻煩。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王樂泉水平太低

看新聞報道,有傳媒用“建國以來最嚴重”來形容最近烏魯木齊事件。

太無知了。建國以來,嚴重過這次的,不知凡幾。八十年代,就有伊犁事件,死亡以幾百計。

建國初期,入疆的王震,有“殺人王”之名。

建國成立后的三大建設兵團,黑龍江、内蒙、新疆,只有新疆保留下來,而且是省級行政機構。

更遠,扯到左宗棠,更是殺人如麻。

漢、囘的民族矛盾極爲嚴重,只是一直不為外人所知而已。 算起來,漢人欠囘人的血債,幾輩子也還不了的。血債深仇,很難化解。

估計這次過後,人們會開始重視漢囘以往的恩怨了。

漢囘和漢藏矛盾截然不同。

第一,新疆囘族是戰鬥性的。
第二,新疆有煤、石油,巨大經濟利益。
第三,漢囘以往的恩怨太深。

查了google,王樂泉94年開始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代理书记,02年升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當了十五年的“新疆王” ,越搞越糟。

一個省級一把手15年不調任是很罕見的。對比之下,西藏書記調任得很快,而且出來都當大官。

中央在新疆的人事佈局應該有問題,對新疆問題重視不夠。

王樂泉學歷很低。在新疆這樣的地方,應該對歷史有充分了解才對,要有一定文化底蘊。我看過以前的鳳凰衛視訪問,他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味蠻幹,典型山東老大粗。要解決新疆問題,一定要調儒將進去。

2009年7月6日星期一

Yet to come

之前寫道:

“接二連三出事,應對失當,今年全國縣委書記和縣級公安局長在中央黨校的大培訓,等於是白花了,不及格。

還不知道有什麽大鑊爆出來。可以肯定的是,好戲還在後頭,地方群體事件的高潮還沒有來。

地方政府的素質如此,讓人擔憂。

舊博客曾寫過文章,“動亂在2009”,認爲形勢不容樂觀,群體事件的規律和頻率在2009年可能發生質變,成爲中國在09年的最大風險。

http://sixianghuayuan.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26.html

------------------------------
補充一點,爲什麽我說“好戲還在後頭,地方群體事件的高潮還沒有來”?

留意一點,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民變發生時間多數在下半年,秋收過後,農閑之際。

秋主蕭殺。所以可以預期,大鑊還在後頭。

我在留言中還寫道:

质变不是说造反,更不是指推翻政权.是指动乱.

在这里,我指的质变是,1949年后的中国政治动荡,是从上而下的,包括民运和学运,从大城市大到小城市,从沿海到内陆.从centralised 到decentralied.

现在是从下而上,反过来.不是指规模和程度上的变化.

由于中国基层行政素质很低,所以会造成令人担忧的情况.

中国处理这类民众运动的经验和机制都是处理centralised的模式,decentralied是一种新模式,所以有问题.

--------------------

到時候和我的推測驗證一下吧。

2009年7月5日星期日

新工作的点滴

新公司已经上班两天了,很累,很惶恐。

算了一下,起碼已經四個同事,同級的,上級的,很語重心長和我說,一定要做好,要有心理準備,不是一个易做的工作。我們這個級別,從來沒有在外面請的(有的是說十幾年沒有試過了),這次請了進來,是很難得的。但也很多人在看,做不好,會很尷尬。

老實說,過往五年,我在工作上每日的平均工作時間都不超過1小時,尤其是上份工作,只會更少,不會更多。但也不影響每年能拿到最優異的工作評核。

對於這份新工作,我的保守估計是,日後每天的工作時間起碼要十二小時,早七點半到晚七點半,這樣的模式起碼要維持兩年。實際的情況很有可能更惡劣。而且,工作時間不會上網。

也許,對香港的打工仔來説,這纔是正常的模式,但對我這個已近很“他條”了五年的人來説,是很大的轉變。

在過往五年,我的工作模式已經讓我形成了一種信念:從事工作,思想比實務重要,要有宏觀和戰略思維,要懂得務虛。

現在的工作,等於是顛覆了我這種信念,沒有任何思想性可言,只有一个做字。講究的,就是labour intensive的付出。

對於我來説,最難適應的,也許就是這種觀感上的改變,要囘到“落手落腳”的層次。

當然,我也知道,以我的職位,人家是想先把我放到前綫和基層磨練,只要捱過這頭兩三年,將來肯定有機會發揮自己在務虛和宏觀層次的能力。否則,人家也不會請我。看中我的,也肯定是這方面的潛能,是很unique的。

還記得我曾經寫過的“對往事的絲絲回憶”嗎?(當然,這篇文章已經刪掉了。)在那家公司,我剛進去的時候,也是非常搏殺,晚晚十點以後才下班。但那時孤家寡佬一個人,什麽都沒所謂,而且體力也頂得住。現在已經不同了。

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以工作的性質來説,現在做的東西更加瑣碎,層次更低,更沒有宏觀性可言。

以我當年的工作狀態和戰鬥力而言,我相信,八年前的我,來做我現在的工作,會更加勝任,做得更好。

然而,paradoxically,以我八年前的資歷,做我現在的工作的話,職位會低了三級,工資也會只有大概三分之一。(公司的確有這樣的人,在做同樣的工作。)人家給我支付了溢價,只希望,這不會是一個誤會。

老麥說,對於一個男人來説,如果你選擇了一件事,決心要做下去,那就不能因爲困難和思想上想七想八而退讓和退縮。否則,後果會很嚴重,會一直輸下去,不是只是那一單那麽簡單。對於一個男人來説,選擇了一件事,就沒有退路了。

說得完全正確。

還有一個細節。在“對往事的絲絲回憶”中沒有說過的。大學畢業后,我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中資銀行的trainee,上班后頭半年,都是training,就是在各個部門掛職,不用幹活的那種,去了什麽押匯、資金管理、信貸部等,很新鮮,也很開心,因爲不用做事就有錢收,但沒有工作的心態。

半年后去了分行,正式上班,有苦頭了。因爲沒有工作的正確心態,就沒什麽戰鬥力了。分行是實戰的,要有任務指標,要上前綫,同事都是處在競爭狀態,當然也不可教你什麽。後來還是要走人,做得不開心。

提起這事,是因爲現在也有類似的情況。我們這些進來的,所謂fast tracker,人事部已經先安排了兩個禮拜的培訓。要在過去,我肯定會對這種脫產培訓很期待,能不做事拿錢,又有東西學,又有新鮮感。但現在只想逃避,工作了那麽久,自然知道這種lecture 式的培訓沒什麽效果。先坐穩自己的位子最重要。別的以後再好説。

所以我給老闆的電郵中,提到這個 programme,需要去上課,也刻意漏掉很多堂。不去當然是不可以的,這樣等於不給人事部面子,但有些我覺得沒什麽用的,就不去了。

我想,對待同樣的這種的“on job training ”,我的態度比較務實了,也算是一個進步吧。

這裡已經收檔啦,不要再來了

這幾天這裡還有每天幾百個的點繫,想提醒一下,這裡已經收檔啦,不要再來了。

從此以後,我也只是香港一個普通打工仔而已。每天不要說上網,連看書,思考的時間都沒有了。只是為生活而奔波而已。 對於讀書、思考、和寫字的態度,我會變得和香港人一樣,覺得很無聊,很浪費時間了。有這樣的時間還不如多睡覺。

很慶幸,在過往三年多,可以寫的時候,就盡寫,寫到盡。每天寫幾千字,大概寫了上百萬字了吧。自己在思考和寫字方面,得到充分發揮了,一輩子要寫的字都寫了出來。現在連寫一百個字都覺得累。

我還會寫字,但只是為了relax而已,想看認真文字的人,就不要再來吧。

2009年7月1日星期三

CM、SeaSON、老麦:有關綠霸的打賭,有可能是我贏,你們輸

http://flymanat65.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40.html

但還要繼續觀察。還有時間看事件的進展。你們打賭是一年后還在,我說半年内就沒有了.

而我的推測是,不但會被廢除。拍板的人還會被抓起來。工信部灰頭灰臉。

再説一次,綠霸是天大的好事,它對中國的資訊自由,起了很大的正面推動作用。

2009年6月30日星期二

港大怎能錄取何川洋?!

香港大學竟然想錄取重慶高考狀元何川洋,這簡直是豈有此理。真不知它是發了那門神經,簡直是徹頭徹尾的自大自私表現。

何川洋的父親,是重慶巫山縣招生辦主任,母親是組織部副部長,兩人知法犯法,在高考前爲何川洋偷改民族成分,改爲少數民族,希望能爲他招生時加分。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何川洋的高考分數奇高,竟然是巫山縣有史以來第一個重庆高考狀元。何川洋父母的偷步加分,不單對他毫無作用,反而害了他。按照規定,這種違規行爲,考生不能參加高校入學,而且要入檔案,將來就算複讀也要受影響。

有人說,這是父母的錯,不應該讓子女來承擔。但何川洋已經是高中生,應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他既然知道自己高考有把握,就應該拒絕父母的要求,不能有僥倖之心。既然他犯了錯,就應該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何川洋的父親,作爲招生辦的負責人,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對他和他家庭的懲罰,理應更重。

高考的意義何在?

不單是分數,整個高考的過程,是另一種形式的教育,教育學生如何懂得遵守規則,公平競爭。就算何川洋沒有考場作弊,靠自己的實力取得了狀元的成績,但以整個教育過程來說,他是失敗的産品。

何川洋,作爲巫山縣有史以來最好成績的考生,完全憑自己實力取得如此成績,現在等於前途盡毀。這是一場悲劇。

悲劇有悲劇的意義,這樣的意義才能深刻,不能隨便轉爲喜劇,否則,就成爲一場鬧劇。

港大想做什麽?它竟然想來撿便宜!?還是來扮演白馬王子?

它知道什麽是教育的精神嗎?錄取何川洋,豈不是對它自己鼓吹的精神最大破壞?

內地最好的學生,港大這麽多年來,一下拿走了那麽多,只有取予,沒有貢獻和付出。難道港大對內地基礎教育的發展,就沒有一絲的責任?

而且,錄取何川洋,等於視內地的教育準則無物,這樣怎麽對得起其他的考生?這樣等於對內地的不正風氣推波助瀾,以後在內地還如何能受到別人的尊敬?別的高校會怎樣看港大?

在公司的最後一天

整理了很多文件,所謂的整理,也不過是扔到廢紙回收箱裏而已。一些印製比較精美的文件,就留給其他同事。

收拾了很多私人物品,一些帶回家,一些東西,例如用慣的文具,工具書,用箱子裝好,等將來在新公司安定下來後,請同事用快遞的方式寄過去。這樣省去很多麻煩。

交職員卡,電子門卡,電郵加密卡。

在這裏工作三年多,寫了大概二十份報告,昨天列印了一天,釘裝成八本,每本大概五六百頁,很厚重的一本。送給大老闆,老闆,幾個高級的同事,作爲一個記錄和留念。

Handover, 我自認是做得很好了。將來下一手來了,就有這麽整全的一本,應該很快就能知道之前發生過什麽事。這裏的人,以我的觀察,從來沒有handover的。更不要說爲下一手建立檔案清單。

所有的電子檔案分類了,建立了連接,有E-INDEX,按项目分類,加簡介,應該很快就找到。

也留下了十四個網站,可以很快找到內地的各類政策、法規、統計数据、建設動態。

之前做了一個兩個半小時的PPT,五十多頁,交代了很多東西。

吃了五頓送行飯。

後天,就去新公司了。新的工作,和這裏完全不同的。

開始爲新工作準備了。也不敢趁转工,就放假去玩。心会野。

以前,新工作上班前沒有準備,吃了很多苦頭。

希望去了那裏,就能進入狀態。

说大国

在這場討論中,吾友老麥提出自己對“何謂大國”的一些看法,包括制度,資源,國民,國際關係等等。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09/06/29/%e5%a4%a7%e5%9c%8b%e5%8b%83%e8%88%88%e4%b9%8b%e4%b8%80-%e4%bd%95%e8%ac%82%e5%a4%a7%e5%9c%8b%ef%bc%9f/

我只說我自己心目中的“何謂大國”,只有一條,就是“在國際利益上,有話語權,起碼可以分到超乎比例的利益”,不是老麥原來說的“合乎比例”。

如我在“論美帝”中說的,帝國的存在,無關好壞,本身不涉及道德和價值判斷,純粹只是一種分析的工具和框架。同樣,大國小國,本身也不涉及好壞之分,只是一種分析的框架而已。做大囯的國民未必好,做小國的國民也未必坏,和國民福利無關。

基本上,這種大小囯的格局和國民個體福利的關係不大。

帝國的體現,在於收取“帝國稅”,能收取“帝國稅”的就是帝國,例如美國用美元讓全世界為它的消費買單。

同樣,大國的體現,在於“大國溢價”,能享受到“大國溢價”的就是大國。所謂的大國溢價,就是指通過一些制度的安排,一個國家享受到了超乎其應有比例的利益。

例如,我們說,巴西是一個“鉄礦石大國”,因爲通過卡特爾壟斷,它擁有了鐵礦石定價權,從而享受了超出其應有水平的利益。儘管中國的鉄礦石產量也很高,但中國就不是“鉄礦石大國”。

大國,在這樣的一個語境分析中,指的是一種規則制訂者的角色。這個地位和狀態,本身是中性的。

國家,社會群體,個人,都一樣分爲兩种,制定規則和遵守規則的人。做前者或後者,實際上和福利狀態無關。例如,香港是後者,但一樣過得很好。

在個人生活中,有人喜歡制定規則,有人喜歡遵守規則,也不一定前者就開心,或者就不開心,完全視乎個人情況而定。

當然,以中國的狀況而言,因爲人口太多,資源太多,如果不做前者,則被剝削得更爲厲害而已。就如在鉄礦石的例子中一樣,如果不做規則制定者,那吃虧就不是一點點了。

做大囯,或不做大囯,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説,是一個很實際,無法不面對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不具備普遍意義,因爲大部分國家都不需要面對這個選擇。

最後一點,我和老麥,也恐怕和很多人觀點不一樣的。我從來不認爲中國人需要別人去喜歡。別人是否喜歡,這點無關緊要。如果有實力,別的國家自然就去喜歡,去發掘好處。

每种文化都有魅力,也都有缺點,關鍵是做好自己。中國越富強,就越多人來學中文,來學習中國文化,越能發現中國文化的魅力。就算中國人不討人喜歡又如何?我看不到有一點的問題。

至於時刻要考慮去讓人喜歡,那毫無意義。喜歡又如何?不喜歡又如何?我不覺得有什麽分別。喜好的東西,隨風而變,沒有必要去過多考慮。關鍵是實力説話。

中國要改善,但絕對不是為了外人的觀感而做。

2009年6月29日星期一

论国富5:MUM 的一些淺見

MUM 的留言。
---------------------------------
一些淺見。

要了解美國、歐盟及中國的科技實力與發展,大家不妨參閱英國人Christopher J Forster(英國外交研究中心項目經理)於2006年四月發表有關這方面的一篇論文:China’s Secrete Weapon? – Science Policy and Global Power。當中有大量數據、分析,並確認全球化幫助了中國發展:「如果科學技術基礎繼續發展和現代化,並與現在的經濟進步結合起來,中國就具備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一些因素。」

不過,他引諾貝爾獎學人Douglas North:「有效率的機構和政府的本質更為關鍵。要使這些高效率的機構能繁榮發展,就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因此,他認為「中國科技甚至整個國家的內在弱點,是缺少永久的法律。. . . 政府可以隨時改變法規,而對法律要求對象沒有任何補救措施和補償。」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的調研(憑印象,來源忘了),目前科研强國為美、英、德、日、俄。其中美國的尖端科技的專利、發明,比其他各國的總和還要多。據Forster說:「在基因工程、太空科學(遙測) 、遠程通訊和最為重要的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美國擁有任何其他國家無可匹敵的技術實力。」

按目前體制,就算美帝一天天爛下去,我國一天天強起來,30年內出一個諾貝爾獎中國人絕對有可能,我國要在科技上超英可以,但要趕美,本世紀內難以實現。

美國壯大於世界大戰之後,其科研實力多得於一眾老歐洲;其政治體制、經濟實力,加上財雄勢大的私立大學群、科研機構企業,對各國精英產生巨大吸引力。各國培養的尖子、人才,莫不為美國兼收并蓄,繼而為美國爭光。不看其他,單看美國中小教育之不濟(世界排名常在30名之外),其大學成績仍大大超越歐日,諾貝爾獎近乎年年發市,使可知其整體制度優越之處。

不過,這種人才輸入的制度因911而有所阻礙。目前,大家都認為我國財大氣粗,硬件是硬起來了,只欠軟件。以我了解,這都可能是美麗誤會。新建的大學當然是甚麽都是新的(但不保證是好的);但舊的,包括十大重點,欠的都是硬件。

行內人說,中國學生一流,教授二流,設備三流,是持平之論。近年雖無再訪,但以十年前近距離觀察,我國最强兩校,不說別的,單是學生宿舍之設施落後、擠逼,如非目睹,恐怕難以相信。至於其他設備,估計整體仍落後本港三大頗多。

另外,這些歷史名校,對員工、子女的生養死葬,一切包支包結。不說別的,單要在樓價飛昇的北京解决員工的居所問題,就十分頭疼了,要擠身世界前列,恐不容易。真正投放在學生身上的,恐怕不多。

論國富4: 與吾友老麥、巨龍相磋

(1)
我還記得,我曾和吾友老麥在07年有過一個爭辯。他认为中國內地富豪的財富大多來自房地産,這些都是通過灰色運作,對社會的經濟發展無益。

我當時反而認爲,中國房地産富豪長期在灰色地帶遊離,和官府鬥智鬥力,反而帶來很多制度創新,解放了更多生産力,不能說對社會毫無貢獻。

例如說,中國因爲政治體制的原因,採用了很嚴格的分稅制度,地方政府基本上沒錢。房地産的運作,使地方政府成爲最大的房地産商,使地方政府能有錢搞建設,超前發展。這是在並不理想的政治環境下的一種次優選擇。不管那些東西是怎麽來的,也許過程並不公平,但高速公路、地鐵、城市基礎設施的出現,的確大部分人是受惠了。

實際上,這些爭辯,只是一個過程,結果不重要,觀點和立場都可以不斷改變。

我想帶出的一個觀點是,如果搞陰謀詭計也可以有生産力,對社會有正面的效果。那麽搞陰謀詭計,作爲中國人的強項,也做爲中國知識管理的一種特殊方式,能否成爲國家財富的來源?

(2)
想提出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個觀點。

第一個例子。在清末,李鴻章一直用“以夷制夷”的方式,利用和挑撥列強之間的矛盾,來爲弱勢的中國保障利益。

具體來說,就是用中國政治傳統的,搞陰謀詭計的方式,來進行現代的外交。

多年來,一直爲人所嘲笑。

但效果是否就那麽差?

民國的外交,不見辦得比李鴻章好多少。“二十一條”是孫中山最早提出來的,抗日戰爭外交環境之惡劣,亡國的危險,遠甚於滿清。

至於中共,可以說,通過和蘇、俄簽訂的協定,割讓出去的土地,遠遠多過滿清。

第二個例子,是有關MBA的。

對於管理方面的知識,中、西文化採用完全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在西方文化中,管理方面的文化和技能,是可以規範化的,在大學專門研究,開設課程,管理人員要進步,就去讀一個MBA或MPA,一兩年的課程,就可以吸收人家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拔高成長。

在中國,對於管理文化和技能,採用了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態度,想學,去讀三國、二十四史、毛澤東文集吧,這當然對中國管理文化的發展和傳承造成很大障礙。

中國企業,永遠無法象美資企業那樣,只要開出一個合適的價錢,就有相應資格的管理人才來管理,因爲一切已經制度化,規範化了,招之既來,來之能戰。

對於這種兩種方式,我不想比較優劣,只是想指出,存在著這兩種方式。

(3)
觀看“潛伏”,我的感慨很深。

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視劇,是很出色的教材。但我想,全國熱播,裏面都是講勾心鬥角,陰謀詭計的東西,大家的知識都迅速提高,可是這對社會發展到底有沒有好處?

諸如韓劇、美劇,隨著經濟的發展,也能搞文化輸出,別的地方觀衆也能欣賞,甚至沈迷。但象“潛伏”這樣的,不要說美國觀衆,就算是香港觀衆也無從欣賞!

(4)
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師和博士學位持有者。在工程施工方面,中國已經在世界上是最領先的地位。

和中國相比,美國的工程界已經蕭條,人才和中國無法相比。除了軍工企業外,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恐怕也比不過中國。

中國能否崛起,要看很多路徑和模式。

崛起的路徑和模式可以有很多種的,不是只有一種的。

對於美國來說,也許只要付出一分努力,就能有三分收穫。投入的效益比如此之大,輕而易舉就能穩霸大國地位。

對於中國來說,要付出三分努力,才能有一分收穫,另外不見的兩分,一分是國際規則的不公,一分是無意義(?)的內耗。但只要能有持續這付出三分努力的機會,也許大國的地位,終有一日可以達致。

需知,在大多時候,大多國家,連付出這三分努力的機會都沒有。

(5)
這篇文章沒有固定觀點和結論,只是隨筆。希望能引來一些討論而已。

論國富3: 與吾友老麥、巨龍相磋

(1)
網友SeaSON也提出很多意見,有關的爭論,屬於另一個範疇,先按下不表。

如上所述,對於中國科技前景的未來,我和吾友老麥、巨龍一樣,都是悲觀的。

但分別在於,在這個前提下,得出的理解。也就是說,之後怎麽樣?

對於吾友老麥、巨龍來說,這個問題已經Q. E. D了,證明完畢,中國崛不起。但對我來說,這個問題必須還要追究、追問下去。

歸根到底,吾友老麥、巨龍對於中國的種種問題,採取的是一種“視做他者”的態度,有這樣的問題,所以要避免,要遠離,脫亞入歐,這對他們來說,因爲有這樣的條件,所以做得到。

而對於我們這類條件比較欠缺的人來說,中國的種種弊端,是人生無法避免的現實,我們無法逃避,它們只會越追越近,成爲生活中無法改變的部分。

對很多人來說,如果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甚至以爲可以抵抗和抗拒,那是傻,這是無法抗拒的。

於是,我們開始嘗試能否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待,這些表面看起來是負面東西。

(2)
於是,我們要問三個問題:

第一,國家財富的來源是什麽?

第二,中國的現有強項,是否屬於國家財富來源的範圍?

第三,中國的現有強項,是否轉化爲國家財富的來源?

如果第二、第三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話,那又怎麽樣?是否一定就否定?是否我們願意相信去否定?還是不願意去相信?

(3)
我們知道,國家財富的來源,和知識有關。

人類經濟GDP的增長,在幾千年都是停滯不前,甚至很多時候倒退,從十八世紀起,才突飛猛進,持續增長。最重要的底因是産權制度的建立和專利權的建立,生産力得以大發展。

國家力量的格局,建基於對知識的有效運用,是一種規律。

例如,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GDP稱霸全球,占全世界的三分一,遠超美國今天的四分一。

這種情況,甚至維持到整個十九世紀,在鴉片戰爭後,以經濟實力而論,到二十世紀初,中國還是第一強國,不單超高當時的英國,更遠超美國。

要不然人家怎麽會要這麽多錢,清朝還不破産。

以軍事實力而言,到十九世紀末,中國軍隊軍人的數目,當世第一。以武器裝備而言,由於清朝太有錢,當時使用的武器和西方國家相差無幾。

單單一個北洋艦隊,噸位是亞洲第一,還不計南洋艦隊。北洋艦隊的艦隻都是當時最先進的型號,軍官在英國受訓,日常使用語言是英語。

然而,這些都毫無意義。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論囯富2 – 與吾友老麥、巨龍相磋

(1)
有關中國能否崛起,能否走向復興之路,自07年起,曾和兩位在這裡爭辯多次了。吾友老麥曾在個人博客中,三次長文評擊。最近的一篇,更以“寫在被量子氣死之後”為題。

http://makblogg.wordpress.com/2009/06/28/%e5%9c%8b%e5%af%8c%e8%ab%96-%e4%b8%ad%e5%9c%8b%e7%9a%84%e5%8b%83%e8%88%88%e9%9a%9c%e7%a4%99-%e4%b9%9f%e8%ab%87%e7%a7%91%e7%a0%94/

我必須承認,在多次爭論后,我的觀點已經逐漸和你們一致。

如果國家之間的爭霸,是以高科技的發展,知識的運用,科技研究為基礎,那中國沒有機會。

事實上,我的觀點一直如此。前段時間,我打出十年前大學參加知識經濟辯論的辯稿,當時就已經認爲中國在知識競爭中沒有優勢了。最近這幾篇的文字,也是同樣的觀點。

吾友老麥擧了一些例子,包括核電、高速火車、大飛機,説明中國未能掌握核心技術,高新技術永遠追不上外國。

實際上,如果以舉例而言,我可以擧出更多更具説明力的例子。

例如,中國是世界生産DVD 最多的國家,但核心機件一直無法自己生産,DVD 機大部分的利潤都是給了技術專利。

為什麽?

不是中國技術達不到那個要求,完全是體制的問題。

因爲播放技術的核心制式和發展方向,完全掌握在外囯手中。

在早年,普遍的制式是VHS,後來是VCD,毫無例外,中國也是無法生産,只能組裝。因爲核心產品不斷改級換代。

就算在今天,華為投下巨資,自己去開發DVD技術,去攻關,等到開發完了;全世界可能早就流行藍光技術了,開發的DVD 早就泡湯了。

如我在前面論囯富1說的,科技研發是一個整體工程,而不是在於一兩個項目的突破。飛利浦可以推陳出新,從VHS,VCD,DVD,到藍光,是整個體制的勝利。

擧一個更具説明力的例子。這是吾友巨龍的本行,希望有錯能更正。

很久以前,就一種説法,說在知識經濟中,中國和美囯處在同一起跑綫上。所以中國更應該加大投資,因爲這裡有更大機會。

所以中國開展自主開發的“龍蕊”計劃,自己生產CPU 晶片,和美囯一爭長短。

前段時間,“龍蕊”計劃宣告成功不久,主持的科學家已經得到國務院獎勵了,被揭發造假,號稱中國自主研發的CPU 晶片是從美國買囘來的!

傳媒對此輕描淡寫,只視之為一般的學術造假,實際上,這是中國在高科技領域重大挫敗;也是國家戰略的重大挫敗。

DVD 造不出來,可以說是有這樣那樣體制上的理由,投入不足,不重視等等;但“龍蕊”的失敗,恐怕真的只能從文化上,整個制度上去找原因了。

“龍蕊”的失敗,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如果其中的問題是普遍的話,那中國在高科技上永遠也不可能有任何成就。這不是錢的問題能解決的。

(2)
還有一點,對於綠霸,一般的分析都是從政治出發,很少分析對資訊科技的影響。

綠霸的推行,是工業信息部主導的,這應該是全國最爲重視信息科技,知識傳播的部門。它應該是最爲維護資訊的傳播和利用的。否則,為什麽要把“工業”和“信息”兩樣東西合在一起?當初不就是為了看到未來的產業的這種發展趨勢嗎?

綠霸的背景,無論是如我猜測的官商勾結,還是海外傳媒猜測的有政治背景,都是絕大的諷刺。


知識的運用和傳播,對產業的發展,有莫大的作用,這樣的措施,怎樣也不能由工信部來推行。


其中的荒謬,就如本來應該推動商業發展,民營經濟發展的商業部,其部長之前起家竟然是靠把全國最好的民營汽車企業打垮一樣。這樣,以後還能怎樣取得業界的信任?


這背後反應的,恰恰是對知識的不尊重,中國已經吃了很多苦頭,將來還要吃更多苦頭。

“論美帝”的連接

原貼已刪。應網友要求重新貼出,連接如下。該文寫于06年2月,是這個博客的第一篇文章。

http://flyman64.blogspot.com/2006/02/blog-post.html

2009年6月26日星期五

群體事件的質變:回Kenka

網友Kenka留言:

“大清民變四起都要再過七十年才亡,要出現質變為時尚早。。。。。”

我回應:

“質變不是說造反,更不是指推翻政權.是指動亂.

在這裏,我指的質變是,1949年後的中國政治動蕩,是從上而下的,包括民運和學運,從大城市大到小城市,從沿海到內陸.

現在是從下而上,反過來. 從centralised 到decentralied.

不是指規模和程度上的變化.

由於中國基層行政素質很低,所以會造成令人擔憂的情況.

中國處理這類民衆運動的經驗和機制都是處理centralised的模式,decentralied是一種新模式,所以有問題.”

---------------------------------------------------

實際上,這和美軍對付恐怖主義的困境有點相象。

在70年代,恐怖份子是highly centralized, 北愛,赤軍,巴解,全球大聯盟,反而好對付。

現在的恐怖組織是扁平化的,恐怖事件的發生是隨機的,反而難以應付。

另外一個相似點是,現在的恐怖主義背後已經沒有政治理念的訴求;中國群體事件的演變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所以更難搞。因爲無法從政治上解決。

如果大型群體事件同時發生,發生的效應會是一加一遠大於二,這才是令人擔心的地方。

短評石首

在石首事件中,我最難以理解的,是爲什麽警方要搶屍體,趕著火化?應該是說,爲什麽還能這樣做?

天氣雖然炎熱,但在現代冷藏條件下,完全可以等待經過嚴謹的尸检,當地情緒平息後,才火化屍體。

石首事件已經得到全國關注,湖北省委書記已經出面,新華社已經發表評論,批評當地政府處理不當,中央電視臺白岩松已經評論,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警方還是迫不及待要把屍體火化,真的令人難以理解。

難道地方行政的失序達到了這個地步?如果這樣,形勢更不容樂觀。

石首事件和鄧玉嬌事件,有一些評論指出,是行政體制出現了問題。縣級政府,是中國行政體制中最重要的環節,卻是最薄弱的環節。

接二連三出事,應對失當,今年全國縣委書記和縣級公安局長在中央黨校的大培訓,等於是白花了,不及格。

還不知道有什麽大鑊爆出來。可以肯定的是,好戲還在後頭,地方群體事件的高潮還沒有來。

地方政府的素質如此,讓人擔憂。

舊博客曾寫過文章,“動亂在2009”,認爲形勢不容樂觀,群體事件的規律和頻率在2009年可能發生質變,成爲中國在09年的最大風險。

但沒有深入寫下去。很多事有待觀察。

論國富: 回Wong Hang

網友Wong Hang留言:

--------------------------------------------------------------------------------
又想請教一下, 「國力的對比,最終來自在基礎研究的實力」, 這一點, 純綷是因為基礎研究可以增加軍事武力而判斷? 後輩想可能還有資源上的, 例如可以減少倚賴石油, 大幅增加生產力等等。還有沒有其他考慮的?在商業上, 有沒有類似「基礎研究」的東西?

愚見認為, 單有科學不易「搵食」, 相反科技應用還有機會在中國找到人投資, 還可以搵到兩餐。即使中國人物理/數學多強都好, 老早就比食飯/交租問題玩死。再大的創意都只好花心思在造假身上。
------------------------------------------------------------------
我的看法,

“基礎研究的實力”並不是指“基礎研究的水平”。前蘇聯的基礎研究水平很高,六十年代,在新地島放一個六千萬噸TNT當量的氫彈,整個地球震動,連蘇聯人自己也怕把地壳整裂了。這是蘇聯基礎研究的巔峰,但不代表什麽。

基礎研究是一個整體工程,不是靠一兩個项目、學科的突破。要有很好的學術氛圍,嚴謹的學術規範和傳承。這樣,在一兩個项目上的突破,才可以全面開花。

實際上,不需要一定是要尖端和頂級的科技。

“基礎研究可以增加軍事武力而判斷? 後輩想可能還有資源上的, 例如可以減少倚賴石油, 大幅增加生產力等等。”答案都是否定的。

基礎研究的價值在於可以帶動其他方面的研究,可以開啓智慧。

基礎研究中,近代影響最大的是量子力學,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想過它的利用價值。由於有一個很好整體研究氛圍,量子力學的研究成果,才慢慢發散到別的學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讀數學,也會知道,量子力學用得的很多數學,例如非歐幾何,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毫無任何實用價值,但在之前已經研究得很深入了,幾代數學家嘔心瀝血。這就是基礎研究。

近代量子力學的研究中心,從英國、德國、美國,逐漸轉移,正好對應了它們當時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偶然因素。

而中國,除了幾個旅美物理學家,在量子力學的發展上毫無貢獻。日本還出了幾個科學家,提出了一些理論。中國是完全沒有。所以令人擔憂。

而且必須要有充分的學術自由。因爲在那个方面存在應用價值,是事先不知道的,是需要摸索的。前蘇聯因爲史達林的個人喜好,很多學科不能研究,例如心理學,遺傳學;毛澤東則乾脆停止所有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是例子。

中國在六十年代的電腦/计算机开发水平和美國差不了多少,但恐怕從來沒有想過可以有PC。這是要經過市場的摸索才有的,再厲害的天才也想不到的。

錢學森是美國導彈的祖師爺,美國海軍早期的導彈專家大都是他教出來的。在美軍還不知道導彈是什麽東西的時候,他已經在加州的草地上自己試驗導彈發射了。德國投降後,是他代表美國去德國接收當地的導彈技術。中國兩彈一星的進步,當然有原因。但不代表什麽。

問題是,錢學森回到中國後,就再也無法培養一個新的錢學森,一個象他那樣的理論大師。

中國目前的火箭技術,還是依靠錢學森時代的理論。而美國的火箭理念,早就演變了幾個世代了。

美國現在雖然衰敗,但只要在基礎研究上出現重大突破,隨時翻身,而它的機會,當然比中國大得多。它可以有new game & new order,而old game給中國玩好了。

真正的國富來自兩個地方,制度創新和科技進步,這兩點,中國是遠遠追不上美國的。在基礎研究上,甚至遠遠追不上日本。

中國學術界的風氣太敗壞了。無法産生任何重大的基礎研究成果。因爲都是互相抄襲。

如果基礎研究做不好,應用科技更加沒有機會。因爲都是惡性競爭,割喉式山寨,維持不了多久。

至於你說的食飯/交租問題,我認爲在中國不存在。這些對中國來說反而不是障礙。偏遠地區的政府一直都很願意給很優惠的條件。

關鍵是觀念問題。例如,成都曾經花很大力氣搞的一個科技園,條件再優惠都好,結果還是一個笑話。托普科技成爲中國最大一個科技騙局。

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共产党杀坏份子,反革命,和地主恶霸

两相比较,我的结论是,国民党好象比较有钱一些。能用比较好的相机。












国民党杀共产党








名不虛傳的“潛伏”

才看到第四集,大爲叫好,此劇非凡物,不愧09年最優秀電視劇之名(剛頒了獎)。

雖然說的是軍統特務,但活脫脫就是一部中國官場和職場的教科書,難怪這部電視劇被認爲是刻畫白領生活。

要明白這部電視的好,要對中國近代史非常熟悉,編劇十分到家,連我暫時也發現不出有什麽歷史背景方面的漏洞。真的十分細緻。

電視中人物的頭腦都轉得很快,很聰明,沒人是傻瓜,每句對白回味無窮,有時候我跟不上來,要倒帶才能知道是說什麽意思。我很喜歡這種挑戰觀衆智慧,而不是當觀衆是傻瓜白癡的戲。

說明中國電視劇的進步,越來越向美劇的水平靠攏。

昨天才寫的陽具文化,“潛伏”中,下屬聽指示,必然是手放在檔部前,潛意識遮住雞巴,閹割自己;上司必然是氣宇釺昂地手放背後,把雞巴盡力外挺,力展雄風。我和編劇的觀察都是一樣的。

写给SeaSON

你要学习的话,介绍你看这五篇文章,是我在06/07年写的。看是不是处在螺旋中。我自己觉得,这五篇文章分析这个问题的透彻和深入,是别的地方远远比不上的。

原来都已经删掉了,现在在慢慢地回复,重贴。
http://flyman64.blogspot.com/2007/01/blog-post_17.html

http://flyman64.blogspot.com/2006/07/blog-post.html

http://flyman64.blogspot.com/2006/08/blog-post.html

http://flyman64.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html

http://flyman64.blogspot.com/2006/12/blog-post.html

有關“南京!南京!”的幾個補充

之前對“南京!南京!”的讚美,也有很多感情因素,落幕之後,有很多相反的觀點,貼出來,平衡一下。

一些网上观点:
-----------------------------------------------------
1. 陸川反復強調,他希望《南京南京》能在日本公映,實際上,日本自己早就拍過有關南京屠殺的電影。不需要中國人來提醒。

2. 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是,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若它作爲中國的標準教材,中國孩子們會掌握更準確公正的歷史。即使是長期被中國官方批判、實際使用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日本右翼教科書,較之目前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整體上它也要公正客觀些。

3. “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不是官方組織。在南京城破時刻,被政府丟棄的幾十萬首都軍民,沒有任何嘗試組織起來自救的努力,此時,一群人上人的白人,他們甚至沒有任何官方背景,就像他們在無數個第三世界國家曾經的那樣,再次成了救世主。

4. 唐生智隻身逃跑時,竟忘記通知守衛南京惟一逃生通道挹江門的三十六師,結果,奉令任何部隊不得出城的三十六師與爭相逃跑的軍隊與發生衝突,其激烈程度遠非《南京南京》中劉燁扮演的陸劍雄與日軍的那場小戰鬥可比,更非影片中守門部隊與逃跑部隊抱團看哪邊力氣大。——潰軍動用了數輛坦克才打敗守門部隊奪路出城。雙方戰死者數量,應當不少於南京陷城後與抵抗日軍的犧牲。
-------------------------------------------------------

我还有的看法:

“南京!南京!”最大的問題是,日軍的殘暴被美化了,不達現實的百分之一。(日軍強姦後,都是剖開肚子的,那有戲中的全屍,甚至放回來的。日軍軍法禁止強姦,所以之後要留活口是不可能的。)

由於電影是以記錄片形式包裝的,這等於是扭曲了歷史。

陸川這樣拍,表達出了一種寬恕與和解的姿態,但我覺得,寬恕與和解不應該那麽廉價。

美國的力量在那裏?-兼論中國的核武政策

(1)
這個博客最早開始的時候,寫過一篇“論美帝”,說美利堅帝國可以君臨天下,靠的是三架馬車:美元、美式意識形態、美軍。

美元和美式意識形態正面臨破産,美帝將來可持的,只有美軍了。從邏輯上來說,過往六十年,美國從美元和美式意識形態收穫來的財富都投入了軍事建設,美軍現在成爲了美國最重要的家底,將來能否起家,東山再起,只能看它了。

所以,信報林行止昨天的文章也說,現在中國要加快建設軍事力量了,否則將來會吃大虧。

然而,林行止的文章只是從邏輯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如果要說到現實問題,軍事力量對抗繞不開的核心問題是核問題,也就是核武器的問題。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而美國,只要是戰區司令,就有使用核武器的許可權,核武器可以是一個戰術選項,而不是國家政策。

沒有了這個金剛圈,美軍的軍事力量可以得到超常發揮,一艘航空母艦可以當三艘來用,沒有人敢打它。

中國首先要考慮的,是對核武器政策的再評估,否則什麽都無從談起。

朝核問題白熱化以後,世界將變得很不同。全世界都可以看到,薩達姆沒有搞核武器,得到了什麽下場,“偷步”搞了核武器的印、巴馬上待之上賓,什麽罪都可以赦免,援助不斷;對很多國家的領導人來說,拼了老命也要搞核武器,上了車再說。老薩當年在絞架前,最後悔的應該就是這點了。

全球將來爆發熱核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中國不應該再固步自封了,對核武器的使用,態度應該更加開放。

當然,核武器的使用問題,不單是一個軍事問題,歸根結底的,是一個國家對自己在全球格局中定位和戰略發展方向問題。

在這方面,中國應該更爲主動,太過老實,就會更人欺負,會吃大虧,給美帝一直壓在頭上。能解決核武器的問題,比什麽航母建設都來的有用。

如果美元和美式意識形態持續敗退,美軍作爲維持美利堅帝國的唯一力量,獨木支撐,大概還可以維持二十年,之後就很難說了。

在一個“後美帝”時代,中國應該如何自處,應該現在就要考慮了。建設一隻遠洋海軍,具備全球投射能力的空軍,可以隨時執行戰略核威脅的軍事力量起碼需要二十年,現在起步,還不算太晚。

(2)
美國力量的源泉在那裏?

實際上,當然是來自它在制度上的優越和創新,那種“新邊疆”的精神。在這方面,中國永遠也追不上。

單靠軍事力量維持的世界帝國,是不可持久的,敗退起來,速度可以很快。

要回復美國的真正優勢,就需要打破現在利益格局的那些瓶瓶罐罐,那些已經腐敗的行業和公司,再去挽救,會拖跨美國;更會破壞美國真正的精神財富,那才是它的力量源泉所在。

如果世界上只能允許一個超級國家,規則的制訂者的存在,是中國,還是美國,我覺得都沒有所謂,只要看那個國家可以更接受這種“新邊疆”的精神。

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

寫給王千源的信

你好。

網上已經沒有你的消息了。很好。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說明你能安心地學習,生活不受打擾了。

過去的一年,你經歷了那麽大的衝擊,對歷史和政治,應該有更多的體會和感悟。從你寫的東西來看,你是一個很願意思考的人。

過去一年,相信你思考得更多。

我相信,到現在,你也不會後悔自己當時的做法。你忠於自己。

你沒有參與其他活動,這非常好。沒有必要。你已經是知名人士了,任何組織找你,都是因爲看中了你身上所有的政治資源。而在你這個年齡,是不會懂得判斷現實政治的利害的。只會淪爲棋子,這對你來說,會是悲劇。這個時候,对你来说, 沒有什麽比更加認真地讀書和思考,能爲自己和國家帶來更大的貢獻了。

去年這個時候,我不認爲你是一個“漢奸”,但我的確認爲你是可以“被犧牲”的,這種被犧牲,不一定是肉體的;可以是名譽上的,和生活其他方面的。爲了這个觀點,這個博客當時被很多痛駡,也很多人開始,對這裏抱有敵意。

但我想,這種“被犧牲”,對你來說,尽管是不公道的,但是必須的。在那個時候,中國群體對你的制裁,可以挽救頻於崩潰的道德形象。如果不制裁你,更多的黃千源、白千源冒出來,中國將輸得一蹋糊塗。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

到了今天,我的看法還是沒有改變。你是一個無辜的犧牲者,但這對你來說,也未必不是好事。人經歷一些不公,能更加幫助成長。既然你的理想是成爲一個政治家,這種成長對你來說,可以是好事。遭受委屈,是一個政治家,尤其是中國的政治家成長的必要條件。

但總體來說,我覺得你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我希望你能好好學習,終有一天,能回到中國的政治舞臺,展現你的勇氣和所長。

祝學業進步。

中國官場文化的密碼

(1)
回答上一篇文章提出的問題:在一個人多的場合,在沒有人介紹的情況下,你如何判斷出誰是最大領導?

很簡單,誰能使自己的陽具得到最大的展示角度,誰就是最大的領導。

中國的官場文化,說起來高深莫測,神秘非常,其實說穿了就很簡單,中國官場文化就是陽具文化,官本位就是陽具本位。

這是因爲,中國文化的本質就是一種自我閹割的文化,人人以爭做太監爲榮。社會上成功的規則是,看誰能把自己的人格隱藏得越深,自我意識調整到最低,就越能成功。

而陽具,是一個人人格的ICON,越得到展示的機會,也就是個人的人格越能得到發揮,說明地位越高。

在古代中國,皇帝都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全國到處題詩留詞,能文能武,又懂風騷,彎弓射雕,就是這個道理。

我對這種文化沒有一點批判的意思,我也覺得不可能得到改變,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後也如此。這已經是我們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你不可能去改變什麽。29歲的周市長,當進入環境後,也是按照這樣的規則來行事。

我甚至覺得有些可愛。中國,作爲有悠久歷史的古國,在政治規律上出現這種返祖現象,你不覺得可愛嗎?每次在動物園的猴山前,看到猴群中,只有越老越大的公猴才會肆無忌憚地展示自己的陽具,就會覺得很好笑。

(2)
中國的桑拿,對經濟發展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很多人都不明白。

在中國,真正大deal,都是在桑拿談出來的,在辦公室會議室談的,都是表面文章。

這是因爲,在桑拿浴室裏,大家都把陽具亮了出來,大家都坦蕩蕩的,不用再去講究那些陽具心理學,什麽陰下陽上,位尊位卑;大家可以 as-matter-of-factly 把事情談好,把事情解決。 從而抵消了官場文化對經濟發展可能有的負面作用。

當然,最重要的也是,桑拿浴池裏,無法設置录音机,大家可以真正坦誠地談,沒有後顧之憂。

中國那麽多桑拿浴室,當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周森峰

29歲,中國最年輕的市長,清華碩士,沒有任何背景。在湖北當市長,父親還在河南老家的磚窯裏工作,他是憑工作成績上來的。人大選舉全票,當地歷史上少見。

我只是感慨,中國官場文化的熏陶真是影響很深。周森峰才29歲,才工作五年,擺出來的,就都已經是領導的樣子了,包括手放在背後(做下屬的,手永遠放在身前),自己從來不打傘之類。

周森峰已經很不錯了,可見文化和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

應該說,內地官員的心理十分特別,自卑和自大的心理兼具。地位比較低的官,潛意識上,會用手保護自己的性器官,並且彎腰,把自己的雄性特徵儘量隱藏,以免引起在场其他地位比較高的雄性猜忌;而地位比較高的,會挺腹,和把手置背後,潛意識的心理是想把自己雄性特徵儘量展現。這都是出於一種本能性的動物心理。

內地官場的潛規則是,不需要介紹,就能認得出那一位是在場的最高領導。這是在內地混的基本功,否則你連和誰先握手都不知道,更不要說隨後的禮讓,倒水了,隨時搞錯了,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連怎樣死的都不知道。

單看這些照片,你能認得出那位是最大的領導嗎?






內地人說香港、深圳

香港人應該喜歡看這些言論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9cbad0100dnk4.html?tj=1

留言部分比正文精彩。
-----------------------------------------------------------------------------------

其實說白了,深圳到了今天仍是一個連貨幣都不能自由兌換、沒有法治、沒有言論自由、沒有新聞自由、資訊和網絡都要被審查、經濟自由世界排名119、貪官滿街、空氣極度污染、河道像溝渠、食物和藥品安全沒保障、大學水平中學化、路越建越寬車越來越塞、有病沒錢交押金只可死在門外、道德淪喪的特大內地三流土城市來吧!最好笑的是深圳政府還來天天吹、日日吹是國際都會, 真是笑死人!!

另外, 眾所周知,深圳人平均收入只有香港人五份之一,而稅率卻高香港三倍, 但可憐的深圳富人仍要排隊做簽証,之後排隊過關來香港購物, 原因是香港很多東西比深圳還便宜!!加上深圳冒牌貨、假貨滿街,服務態度惡劣,治安又比香港差十倍,街上到處都是令人噁心的痰跡、垃圾和牛皮癬!而且文明程度低下,傳統美德衰竭,人人有奶便是娘西瓜靠大边,極度的自私自利!那深圳人的生活素質和精神面貌和香港比,差了多少不就是一清二楚了嗎?

香港作為世界聞名的國際旅遊城市,如說天然旅遊資源,內地有那一個大城市可以像香港那樣可以潛水看活珊瑚的?在香港可以到海下灣於清澈的海水欣賞中國境內80%的珊瑚品種(請問內地那個大城市還可以潛水看珊瑚的?), 又或到米埔鳥類保護區觀鳥, 那裡可以看到全國65%品種的雀鳥!甚至可以到亞洲最美麗及己獲獎無數的濕地公園,參觀海水和河水交界的獨有紅樹林海岸景色,及其特有的生態環境。這是內地那些超級環境污染城市如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或深圳無法可以想像的旅遊活動來,那些內地城市只餘下灰黃色的天空和溝渠般的河道!

就簡單如香港特首在國際場合,諸如亞太經貿組織、博鰲論譠又或亞洲經濟論壇上,均和國家主席或總理平起平坐,甚至G20這些國際頂級會議香港財經官員都被應邀出席,不要說深圳市長甚至廣東省的省長都連「靠邊站」的資格也沒有,當中差距有多大,舉世皆知。還有,如要把香港政府和商界與深圳在廉潔度和誠信度相比的話,兩者在廉潔度和誠信度的高低分野,真只可用宵壤之別來形容,只要看看早前的市長于幼軍和現在的市長許宗衡都被先後被中紀委雙規,深圳這些三流土城市和香港都不知有甚麼好比的?真是!!

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陕北晋西:历史与现实默默的交会

極好的貼子,大力推薦。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backpacking//339669,0,0,1.html

忍不住偷了幾張照片,我想作者不介意的,他也想更多人看到。

他的作品已璀化境。




任雪

資料來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1b4c30100dv1i.html?tj=1#comment1

任雪,河南新安縣人,70年代出生。技校畢業後在當地一家鋁礦工作. 當地礦長看中了任雪,對其淩辱。

1992年,任雪與另一同案犯曹琳琳將該礦礦長之女丁某某殺死,並用汽油焚屍滅迹。案件很快被偵破,任雪與曹琳琳被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任雪提出上訴,1993年7月份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周後,任雪被執行死刑.(其檔案可參見"冀高刑字1993第654號").

大江何處流

(1)
要理解金沙江的命運,就要理解兩個博弈方背後的算盤和深刻背景。

國務院在江年代已經批復了金沙江中游開發方案,總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一個參照是,三峽工程總裝機1800萬千瓦),共設八個水電站,梯級開發。

由於是梯級開發,八個水電站中的“龍頭電站”,也就是第一個電站至關重要,因爲後面所有的電站的設計指標都依靠它。

金沙江的“龍頭電站”,位於虎跳峽。

虎跳峽是長江上游的著名景觀,位於“三江並流”(金沙江、怒江(?不肯定)、瀾滄江)地帶,已經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産名單。

虎跳峽電站,將徹底毀掉這個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産名單自然景觀。所以,一直受到質疑,多次擱置。

如果沒有虎跳峽電站,後面電站的建設就無從談起,整條金沙江的開發也就要擱置。

水電方的博弈方案是“倒逼”,先造成下游電站已經上馬的既成現實,再令虎跳峽電站得以通過,一下“搞定”。

直接用推土機把虎跳峽填掉,水電方也不敢,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那就先搞比較容易的下游,一個個吃。

這是中國的國情,完全是逆著走,完全違反了工程學上的邏輯。

中國法律對“開工”沒有定義,所以可以在環評沒有通過時,先做“前期工程”,也就是截流。

從工程的角度來說,项目的確沒有開工;但從環境的角度來說,都已經截流了,環境已經被徹底破壞了,環評的實際意義也不大。

(2)
這本來是一個如意算盤。水電系統已經快成功了。

在這個大的佈局下,環評只是一個程序的東西,完全可以上了車再補票。

2005年,環保局叫停了怒江上的三座電站,當時也是補了一個環評的程式而已,就可以馬上再動工。

事情在2008年發生了變化。

四川大地震,紫坪鋪水庫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誘發作用。雖然由於牽涉了太多利益,正式的調查非常謹慎,不能輕易公佈。

但作爲一個地質學家,溫家寶是很清楚的。

金沙江中上游的地質條件,比汶川還要惡劣。

於是,溫家寶做了批示,要求慎重。

四川地震的教訓太慘痛了。

對於環保局來說,等於拿到了尚方寶劍。

環保局是無牙老虎,在05年的大鬥法中,只能處以很少的罰款(潘嶽說不到20萬),根本沒有任何阻嚇作用。

這次,環保局仍然無法行政上處罰(水電集團和環保局都是正部級),但它終於拿到了尚方寶劍,可以發威了。

它叫停了華電、華能集團的所有新建项目。

雖然不能罰款和行政處罰,但叫停所有新建项目,華電、華能集團的利息損失,絕對可以是蝕到肉的!

因爲一個流域水電的問題,就叫停其他所有流域的開發,甚至火電项目的開發,這樣做,合法嗎?我想放到全世界,都可以引起無數的訴訟官司。

但這是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有溫家寶的撐腰,華電、華能集團敢去告環保局嗎?

甚至,它們連申請行政復議都不敢,因爲是它們自己身有屎在先!

我曾經懷疑過環保局保護環境的誠意,很多時候,有可能只是增加一個行政障礙,爲了增加自己話事權和利益。但在叫停華電、華能集團的所有新建项目一事上,我看到了它的確有一些誠意,是一個願意作戰的戰士。

因爲,這件事是要擔政治風險的,如果它不是想真心打這場仗,根本不需要這樣做。

(3)
金沙江的命運將會怎樣?

虎跳峽電站一定會建起來的。環保是一場長期的戰鬥,期望靠一場戰役就能打贏一場戰爭,是不切實際的。

現在停工的水電站,將來也一定會復工。

但在這場戰役中,水電集團起碼可以感受到環保局是動真格的,並且有了最高層的支援。

金沙江的项目要上馬,環保的投入要加大,虎跳峽電站的選址必須選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地方,即使這意味著成本大增。

而在過去,水電集團根本是不屑於花這筆錢的。現在他們該花了。

否則,幾百億資金的利息每天都在計算,不是每個人都頂得住的。

保護魚群的方案必須重新設置,而在之前的方案,根本是虛應故事,糊弄。

最重要的是,將來水電集團那種“打死狗講價”,先把環境毀掉,從而免去環評的做法,需要三思而後行了。因爲這樣即使不犯法,從財務上來說,也未必是划算的。

這樣,即使一條金沙江被毀掉了,還可以挽救中國的無數條河流。金沙江的犧牲,不會沒有價值。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納粹

納粹能把聲勢搞得那麽大,是有原因的。相比文化大革命中,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檢閱紅衛兵的場面,納粹的排場,不但充滿力量和雄壯,而且蘊涵著一種審美上的價值,好象神話中的場面。中國的更象一個土包子搞的東西,只見其大,不見其美。

估計德國人自己也想不到,這樣的“千年帝國”只能維持十幾年的時間。









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

故鄉的雲 - 題記

題記

在我原來刪掉的博客中,“故鄉的雲”是一篇我比較在意的文章。

這篇文章,是2007年7月3日,我回鄉後寫的。家鄉的城市正面臨急劇的變化,很多兒時記憶的場景很快就會沒有了。

想趁這一切消失前,用鏡頭留下這些場景和記憶。

每張照片,我都打算配一段文字,描述背後發生的故事和記憶。

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我拍了50多張照片,單單頭八張照片,我已經用了幾萬字來描述了。那時預計要用20天,誰知道過了2年還是沒有完成。

不過,我會完成的,哪怕是用十年。

現在把原來的文章發出來。

網友xiao zhu, 當年留了很長的留言。爲了尊重她的付出,我也從浩瀚的電郵檔案中找出, 貼了出來。其他當時的幾個留言比較簡單空泛,就不貼了。
----------------------------------------------------------------------------------------


1,列車在晨曦中駛進家鄉,車窗外的雲彩,絢麗萬端。

這次回鄉,其中一個目的是拜我外公的墓,我從小就叫公公的。昨晚在深圳的時候,還下著滂沱大雨。臨睡前,我在心裏說,“公公,我來拜你了,請你保佑我明天有個好天氣吧。”早上醒來,看著窗外的景象,滿心歡喜,公公還是聽得到我的話的。


2.車站出來,空氣中充滿著一種熟悉而親切的味道,混合著家鄉特有植被的氣息、淡淡的牛糞味道,和早晨6點那種特有的清新。

想起了張學友歌中的一句,“想念著家鄉的味道。”是不是每個人的故鄉,都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呢?

我在疑惑,爲什麽自己會對家鄉如此眷戀。我是11歲去香港的。以這個年齡來說,對故鄉應該早已淡忘,我見過很多同齡的新移民,儘管是比我晚去香港的,但對香港生活的投入和對家鄉的淡然,都比我深得多。

印象深刻的是,有次看到何大一的訪問,他也是十一歲從臺灣去美國的,但他從來沒有流露過一絲一毫對臺灣的牽挂,而完全以美國人自居。其實,這對一個11歲就去了異地的小孩來說,完全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

去了香港以後,我差不多每兩年就會回來一次,有時一年內還回來多次。在我心目中,我身爲一個香港人的份量,不會重過我身爲一個XX人的份量。在內地旅行時,當有人問我是那裏人,很多時候都是說自己是XX人的。

諷刺的是,到現在爲止,家鄉反而是我待得最短的地方。我6歲之前,一直在山東青島和奶奶在一起,6歲才回來,11歲又去了香港,在這裏一共才待了5年,其實是非常短的時光。在山東是說普通話的,我6歲回來的時候,死活也不肯學家鄉話,嫌這裏是個小地方,看不起家鄉的方言。反而是去了香港以後,才學了一句半句家鄉的話。

奇怪的小孩。

3.車站廣場旁邊,是財經技術學校,這也是父親在去香港之前,最後一個工作的地方。

去了香港以後,父親的工作發展非常不好,老說自己以前在財經學校如何重用的。他舉的事例有兩個,一個是他有次稱病不去上課,校長親自坐小車上門,勸他去上課;另一個是,去了香港以後,有次他回鄉,在街上碰見了一位副校長,副校長說,當時他不知道父親要去香港,如果知道,肯定不會放他走的,當時已經定了要提拔他當教導主任的。

不過我想,父親是在文革前入學的大學生,以那個年代來說,是最爲吃香的人才,但到四十歲,還在一所財經技術學校(類似職業高中)當教員,連個主任也混不上,說明他在內地的事業發展實在不怎麽樣。

也許,比起他在家鄉的同輩,通過在香港的房産和股票,父親在財富上可能富足一些;但我想,父親基本上是一輩子一事無成的。父親有很多缺點,不會人際關係,不會鑽營,心理脆弱,做事行爲喜歡極端化,等等。而作爲他的兒子,這些缺點,我也很多。我在想,我是不是最終也象他那樣一事無成呢?

對於財經學校,我有兩個難忘的回憶:一個是有次小學春遊,當時這裏還是郊外,老師把這裏當做了郊遊的地點。我們那時的郊遊是有野炊的,也就是帶著鋤頭,鐵揪,找到合適的地點,就掘地埋竈做飯,非常快樂。而我記得,那次我們野炊的場地,就是在財經學校的操場上!

我想,當時財經學校的領導,對我們這些小學生,真的是十分寬容。

第二個回憶是相當黑暗的。小三的時候,我有一個短暫的時間相當壞(我後來壞的時候也很多),天天逃學,和一些比較野的孩子混在一起,偷東西,玩耍等。有次跟一個叫“紅毛亮子”的小孩去學校旁邊的小河邊玩,結果他沒有回來,屍體後來在下游發現。

那段時間,家人怕“紅毛亮子”的家人來找我的晦氣,就把從城裏家中帶出來,藏在父親財經學校的宿舍中,在這裏躲了一個月。想想實在不應該,起碼得在他出殯的時候,去拜祭一番。現在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了。但以當時我們那裏的風氣,我很可能會給人打得半死。

那次事件之後,爲了消除影響,家人又讓我留了一次級,也避免了和原來那些比較野的同學在一起了。

我是小四那年來香港的,小四唯讀了一半,來香港就讀小五,等於是跳級。一般來說,新移民來香港都要留級,但我反而跳級。不過我在家鄉的時候,就留過兩次級了,一次是這次,另外一次是剛從青島來的時候,直接讀一年級,但因爲程度太差,家人又讓我降班到幼稚園了。


4,從火車站出來,我直接就去了公公的墓地,是在城郊的一個村外。村名是陳X村,顧名思義,以姓陳的人爲主。前面的那座山頭,我們去了香港後,村裏曾經邀請過我母親承包,費用是50萬十年。

那時聽著新鮮,很好玩。母亲當然是拒絕了,除非是回來打理,否則是不可能管好的,而且山上很多墳墓,也很難把人家遷出。那座山頭,母親在文革時當知青,曾在上面待了兩年,專門采茶葉。算是非常照顧了,因爲這裏離城很近,根本就說不上是什麽下鄉。
5,在鄉間的路上走著,旁邊的房屋就是屬於陳x村的,不過我沒有進去。


如果我進去了,就要一大堆張羅,繁文鄒節會很多。年齡大了,對這些東西越來越不耐煩。公公本來是葬在山上的,之前母親每次回去,山路難走,都要靠村裏的親戚帶上去才能去到。費事周張,要張羅吃飯,殺雞作鴨,動轍幾十人。結束後每人封上一個紅包。

後來在1998年,公公的墓移到山下的墓園,拜祭就簡單了很多。甚至有時候,我有什麽心事了,或者想念了,就一個人動身跑來這裏,就象現在這樣,只是純粹的紀念。


6,走到鄉路的盡頭,就是一條小河,必須涉水而過。這也是我之前擔心下雨的原因,因爲如果下雨,過這條河就會麻煩很多了。河很小,但這處是一道水泥壩,看起來就寬敞了很多,但很容易過。

壩的右邊,是一個大水塘,我小時候,母親就是帶我來在這裏學會游泳。在這裏游泳,可比在游泳池有意思的多了。那時每到夏天,這裏會擠滿了人,歡聲笑語,有附近村的小孩,工廠的小孩,也有象我這樣從城裏騎車來的小孩。但這幾年,就再也沒有見到人在這裏游泳了,也許是河水肮髒了。有段時間,這裏附近辦了很多豬場,經常有股異味,不過現在沒有了。

7,過了小河,還要走一段上山的路,不過很好走。比起以前去公公的墓,那些要劈草才能通過的路,要好多了。風景也美。

8,公公在世的時候,和我們拍的照片。


他應該是85年去世的吧,有二十多年了。

公公坐在中間,照片左邊是我,右邊是我哥哥,後排由左至右是母親、父親、舅舅。

(1)

公公的一生是頗爲傳奇的。年輕的時候,曾經參加過紅軍,做司務,也就是廚師的工作。長征出發沒有多久,就跑掉了。我們家鄉的人說,要是那時公公沒有逃跑,而是跟著走下去,建國後也就是個中央領導了。

但我知道當然不是。長征的死亡率超過90%,而且死的都是這些從老區“擴紅”出來的低層士兵。我家鄉那時出來上萬人,有人活下來在建國後當上領導嗎?沒有。公公待下去,是必死無疑的。

從紅軍跑出來,家鄉是不能待下去了,國民黨抓得厲害,於是那時他和一些老鄉一起跑南洋,一直跑到馬來西亞。公公在馬來西亞一個小地方開了間雜貨店,也和當地另外一個女鄉親結了婚,生了一個女兒。在那個時候,人們都是很早就結婚的。公公在下南洋之前,就已經娶了外婆,並且生了舅舅。

我的外婆在1973年就去世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但聽說她是一個性格很強的人。聽說外公已經在外面娶妻生子,小有事業,她心有不甘。於是在日本剛剛投降,時局較穩的時候,帶上了舅舅,前往南洋,去找公公。

外婆實在是非常勇敢,她不識字,從來沒有出過遠門,但竟然敢孤身一人攜兒,迢迢千里,去尋那負心的丈夫,換做一般的中國婦女,都會放棄了,臂如我的奶奶,我在後面會說她的故事。

那時沒有船,外婆帶著舅舅,從福建一直走往南洋,最後在馬來西亞和泰國邊境被扣住了,關在難民營裏。過了半年,公公得到消息,才把他們領了出來。整個行程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我不知道在馬來西亞,外婆是怎樣和公公的“二婆”相處的,也想象不出來。

總之過了一段時間,公公就被外婆“抓”回老家了,也留下了他的“二婆”和女兒。我們後來從來沒有聽過她們的消息,也沒有聯絡。舅舅也許是知道的,但他從來不說。公公把舅舅留在馬來西亞,托他在那裏的兄弟照顧,也看管他在馬來西亞的那家雜貨店。

也許公公回來,是真的願意回來外婆的身邊,也許只是想回家鄉看看,畢竟在那個時代,願意這樣不負髮妻的男人,是非常少見的。不管怎樣,他們一回來,全國就解放了,公公也就再也沒有去過南洋。

公公用從南洋帶回來的錢,在城裏開了一家百貨公司,當時是全城最大的,解放的時候,聽說市長也接見過公公。這家百貨公司,我也去過,那時叫“供銷社”了,記憶中非常破舊,實在難以想象它曾經的氣派。

解放後,實行公私合營,百貨公司收歸國有,公公改任總經理。後來在歷次的政治衝擊中,公公的職位一降再降,最後成爲了一售貨員,近七十歲的人了,還站在櫃檯後面售貨。公公對這一切都不以爲意,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認真。我那時經常去供銷社找他,印象中有他戴了白袖套,在認真工作的畫面。

也許對他來說,這家供銷社是不是曾經屬於他,真的沒有分別吧。

(2)

聽說回來以後,公公和外婆的關係很差,很少說話。也許困守在故鄉,經歷這些祖國政治的風風雨雨,不是他所願;也許他的內心,還是在挂念他留在馬來西亞的另一個家;也許他後悔過,心中也怨恨這個硬把他拉回來的髮妻。

不過他從來不說。公公是那種有話都憋在心裏的人,和我一樣。

舅舅在馬來西亞,在公公留下來的基礎上,做生意上了手,開始不斷寄錢回來,也在供銷社的對面蓋了三層樓房子,也就是我在故鄉的故居。海外寄回來的錢,在那個經濟困難的年代,使公公和外婆的生活非常優越。不過,經濟大權都是掌管在外婆的手裏的。

回來以後,公公和外婆就有了母親,老年得女,公公對我母親非常痛愛。母親說她從小就象一個公主一樣受寵愛,物質生活也很豐富。公公從小就讓她管事,到處收租。母親受到了訓練,從小就很有經濟頭腦,特別是在房地産方面的。我想這也是也她後來在香港做她那些房地産,慢慢變成一個包租婆,很得心應手的原因。

但後來,母親就和外公外婆決裂了。那時母親經人介紹,認識了大學生的父親,執意要嫁他。外婆很不喜歡我父親,說他是個書呆子,我母親和她母親,都是性格非常強硬的人,兩個人就鬧翻了。

不過後來,按照我母親說的,她跟了我父親,的確是受了很多苦,言下也有“她老人家當年說得對”之意。而按照我父親的版本,他和我母親的結合,當時也是很多人勸阻的,也是排除了很多困難的。

父親是大學生,雖然當時在煤礦當苦力,但也是城鎮戶口;而母親那時下鄉後,調到了陳X村當民辦老師,是農村戶口。這樣的結合,在當時的環境是很少見的。有朋友來勸阻父親,說他們的孩子,將來也是農村戶口,會是悲劇。

在那個時代,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的待遇,是差天共地的。不過後來,母親很快就從陳彼村的民辦老師調到城裏的中街小學,也解決了城市戶口的問題。自小過慣了豐裕生活的母親,在嫁給我父親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千多元的儲蓄,這在七十年代初期,可以說是一筆天文數字的鉅款了。結果這筆錢全部被外婆搜了出來,也把我母親趕了出去。

按照父母親說的,他們那個時候相當艱難。他們搬到了工農巷父親的很簡陋的老家中生活。那時的工資,母親是16元,父親是24元,非常拮据,吃的青菜都要靠自己種。也是因爲這樣,我哥哥和我都是生下來,過了哺乳期後,就被送到青島和我奶奶一起了。我伯父在那裏的大學教書,條件好得多。

母親對這段歷史,應該是心有芥蒂吧。我經常聽起,那個時候,外婆對所有人都非常疏爽,外公在城裏的房子比較大,所有鄉下來人進了城裏,都是任吃任住任拿,遠近聞名。但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卻是非常苛刻,連一個雞蛋也不給。幾十年後,母親說起,仍有不平之意。

後來,我哥哥出世了,她們兩母女的關係才和緩起來。外婆是1973年去世的,得的是糖尿病,這種病很折磨人,母親在外婆臨終前一直服侍,我想她們那時的關係也就好了。在外婆和我母親交惡的這幾年,據說,公公一直未能出什麽聲音,有時候心痛他的女兒,也只能是私下偷偷去看,帶點東西,不敢讓外婆知道。

我母親性格中有很強硬和堅韌的一面,基本上,她在所有的場合都是強勢的,我想,這點她和我的外婆真的很象。外婆死了以後,我父母也就搬回來了,和公公在一起。外婆死後,曾經有人介紹一些女性給公公,舅舅在馬來西亞知道了,就寫信回來說,如果公公再娶,他就不認這個父親,也斷絕一切經濟資助。我公公就沒有再動過這方面的心思了。舅舅在某些關節的強硬,也和他的母親如出一徹。

前幾年,舅母去世了,舅舅和我說,他不會再娶,因爲他當年自己逼他老頭子這樣,如果自己再娶,也會讓人笑話,自己也不好意思。

(3)

在我母親離家的那幾年,大姨和三姨搬進了來,和外婆和公公住在一起。其實大姨和三姨並不是外婆和公公親生的,在我們那裏,認幹女兒乾兒子的風氣很普遍,她們都是我外公兄弟的女兒,因爲那個年代大家都經濟困難,而外公的經濟條件比較好,就認養了過來,當作女兒。

外婆在的時候,是傾向著她們的,母親從前在物質上的公主待遇,也都爲她們得到了。我父母親搬了回來以後,大姨和三姨對他們相當敵視,想來主要是因爲爭産的問題。在我童年的印象中,經常吵架,而我母親和她們的關係也是極差,簡直如同水火。大姨後來搬去夫家了,也比較少和我們家來往。

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小姨。那時覺得她是壞人,刁蠻,霸道,無理。其實小孩子懂什麽呢?還不都是受了大人的影響。

其實現在想起來,會覺得這是非常自然的事。小姨那時不過十八、十九歲的年紀,正是最爲青春叛逆的年齡,那個時候,小姨經常很晚才回來,屢勸不聽,公公非常生氣。小姨那時在三樓自己住一個房間,那時剛剛改革開放,房間裏挂了很多明星海報,平時的打扮也流裏流氣的,公公也肯定是非常看不過眼的。

這些行爲,在我自己後來叛逆期的時候,比較起來,根本不算什麽。但那時在我們那個保守封閉的山城,自然難以得到人們的好感。最令公公生氣的是,小姨對她在供銷社的工作很不認真,經常遲到,無故不去上班。在那個時候,內地是實行頂替制的,工人退休後,是由子女來接班崗位的;公公退休了,讓小姨接替這份他付出了一生心血的工作,竟然如此輕慢,生氣是可以想象的。

小姨的文化水平不高,素質也可能低一些,那時候,經常和一家人罵戰,和公公罵,和我父母罵。那時她談了男朋友,說要找人在路上打我父母親。關係是非常惡劣了,有一次舅舅回來過年,小姨特意不來吃年夜飯,我們去請她都不來,我還記得,氣氛十分緊張。後來小姨和她的男朋友來了,又吵了起來,說了句,“吃什麽,我撥屎給你們吃好了。”把公公和舅舅氣得說不出話來,父女關係徹底破裂。犯了禁忌。

在我們家,真正的家長是舅舅,是不能得罪的。後來舅舅拉了公公去公證處做了財産公證,公公去世後,房産轉歸舅舅所有,舅舅在馬來西亞期間,由我母親代管,全權處置。至於其他財産,也許是對子女間這些爭産爭吵厭煩吧,公公那時最爲痛愛我,就說全部留給我。

不過,當然不會有人把這話當回事,也全部歸母親了,不過她說,其實沒有多少,公公的喪事花了很多錢,只剩下四千塊了。總而言之,小姨和大姨一分錢也沒有得到了。什麽也沒有。連小姨結婚的時候,公公也沒有去。

小姨後來的處境非常悲慘。她本來就是農村來的,夫家也是農村的,沒有了城裏的工作,不要公公給她的頂替位置,她只能回農村生活,也飽受生活的折磨。

去了香港幾年以後,有次回去參加一個親戚的聚會,母親以一個勝利者的寬容和大度叫我過去叫小姨,和她打招呼。我嚇了一跳,完全認她不出來。小姨比我母親小十歲,但看起來老很多,臉色灰暗,衣著打扮和一個鄉下婦人無異,完全不是我心目當年那個敢作敢爲,敢愛敢恨,時尚潑辣的少女形象。聽說她的健康不好,夫家對她也差。

母親和我說,如果小姨那時侯能夠忍耐一些,與公公和舅舅的關係不要搞到那麽惡劣,那她也能分到一些産業,處境也不會那麽差。母親又說,其實人年輕的時候很多行爲可以理解,她自己也是這樣,爲了嫁給父親,不惜和自己的母親決裂;但當自己有了孩子,就會知道生活是最重要的;她在外面受了那麽多年的苦,知道錢的重要,所以怎樣也要把公公的産業拿回來。小姨那時還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所以一切都率性而爲,但等她懂得了這個道理,已經太遲了。

我想,也許小姨會後悔自己當初的魯莽吧,錯失了人生的很多東西,但我不能問她。

(4)

公公最痛愛的就是我了。母親說,公公晚年沒有什麽寄託了,心思全放在我們這兩個外孫身上了。我們那個地方,人死的時候,有很多繁文鄒節,而公公這樣大家長式的身份地位,自然是免不了了的。

公公臨死的那天,病情反復,大家都有了心理準備;他昏迷過去的時候,大家忙做一團,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忙著去準備壽衣,我們那裏的風俗,人死了是要馬上穿上的,這時公公突然醒過來了,對我母親說,“你還在這裏幹什麽啊,他們兩兄弟就要放學回來了,你快去做飯啊,不要守在我這裏。”這是母親告訴我的。

父親和我說,公公死的那天,有一陣乘房間裏只有他和公公兩個人的時候,公公突然對他說,“銘兒(父親的小名),我知道很多人對你有意見,但我覺得你是很好的。”父親說起這段,也是眼紅紅的,因爲公公是個非常沈默寡言的人,輕易不肯說出心裏的話。

現在哥哥有了孩子,我看見父親母親抱著我的小侄女,那種心肝寶貝恨不得含在嘴裏的表情,就想起了公公以前對我的寵愛。是的,我想老年人對孫子孫女的寵愛,是最爲徹底,最爲全心全意的,最毫無保留的。

父母對子女的寵愛,還有一些算計,也擔心管教,也擔心將來子女會對自己不好。但老年人完全不在乎這些,他們只要孫子孫女快樂,就什麽都願意,俯首甘爲孺子牛。因爲對老年人來說,等到孫子孫女成長了,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所以他們從來不關心孫子孫女會不會出人頭地,也不在乎將來是否孝順,這些都無關緊要的,只要孫子孫女快樂就可以了。無所要求,只是全心全意的寵愛。

而且象我公公,或者象作爲一個奶奶的我母親那樣的長輩,都已經經歷過了人生的無數風雨,什麽場面都見過了,自然有一種豁達,小孩再不乖,也不會計較,更不會和小孩鬥氣。反而是年輕的父母,面對不斷“扭計”的子女,往往會手足無措,手忙腳亂,甚至關係緊張。

待續。。。

xiao zhu 已針對您的文章「故乡的云 - text 未完,预计要20日才写完」留下新意見:


在未有貼上文字的時候已經有少許衝動想留言,隱約感覺到照片後面的情意,但還是多等一會兒吧。


第二天出了幾段之後,有點錯愕;沒有料想到這篇竟然會是一篇自傳式的文章,而且是那樣的坦蕩開放。雖然看得很有感受,卻反令我不敢留言,說不出原因,也許是感覺到作者正在訴說他的故事、正在沉浸在他那家鄉的夢,不欲打擾,也不該打擾,連哼半聲也怕。

這幾天繼續在看,再重複讀遍。又有新的想法,作者繼續訴說他的故事、繼續敞開他的歷史,不理他的對象是誰,他也著實是留有空間給他的讀者。那就不客氣了。

開始時候照片的吸引已然不再了,因為文字裡散發出來的那份情,實在太濃厚了,濃厚到讓我禁不住一看再看。情當然會是濃厚的,也應該是濃厚的,但是真的能夠從一字一句裡滲透着,也得要有一定的駕馭文字的能力。

用心就不用花巧了;作者情真意切地道出兒時的生活點滴,每一件事件都那麼令人動容。特別喜歡想像他跟公公一起時的景象,在文中這反而沒有特別描述過,但卻是閃現在我的腦海裡最多的畫面,甚至想像作者兒時喊叫公公的聲音。有趣!

每個人物都那麼有血有肉,作者漫不經意地從繪畫事件的來龍去脈,也暗暗讓讀者瞭解到他的價值觀、他的判斷力。寫景也一樣生動,根本不用看照片也能讓我組合出那鄉間的景色,很教我們這些城市人嚮往。

寫自己的東西,當然是最貼身到肉了。暫時看到第四段的上半部,最令我深刻的還是那個「死活也不肯學家鄉話」的六歲小鬼了。

不否認我是帶著一點點主觀印象去讀這篇文章,但是作為一個讀者,嘗試抽離既有角度去看,還是感覺這篇未完的文章,本身已經足夠讓我喜歡上這個作者了。

這裡能讓讀者自行拼合出作者的生命,過程挺有意思的。

很享受。繼續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