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地方很有感情,幾年前去過,寫下了遊記在這裏,後來刪掉了。再貼出來,以俧紀念。
--------------------------------------------------------------------------
釣魚城
如果說﹐在重慶有什麼地方是我一定要去的話﹐那就是在城區八十公里之外的釣魚城了。
這裡是我心目中的聖地。
在這裡花一些篇幅介紹一下。
(一)
1234年﹐蒙古人已經建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東起朝鮮半島﹐西至俄羅斯﹐幅地上萬公里﹔當其時﹐蒙古帝國正處於擴張的顛峰﹕在歐洲﹐已經打敗了歐洲聯軍﹐揮軍多瑙河﹐佔領整個歐洲指日可待﹔在中東﹐剛剛攻下了最後一個軍事重鎮大馬士革﹐蒙古軍的前鋒已經進入埃及。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軍隊在當時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沒有一場仗是打不贏的﹐沒有一座城池是攻不下的﹔而且蒙古軍隊的戰鬥力極強﹐它的歐洲﹐中東遠征軍都不過兩三萬人﹐就足以掃遍六合,弛横天下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蒙古大汗蒙哥決定揮軍南下﹐取道陝西﹐四川而下﹐一舉滅宋。這是當時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足有二十萬人﹐超過了歷來蒙古軍隊的出征人數。
蒙軍一路進展順利﹐拔城滅寨﹐很快佔領了陝西﹐四川之地十之八九易手。但就在釣魚城下﹐不可一世的蒙古人終於遇到了真正的對手。蒙古人圍城半年﹐竟然未能得手﹗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得比電影“墨攻”還要誇張的圍城戰﹐一方是二十萬之眾﹐在全世界都所向無敵的久戰之師﹔一方是不足一萬的老弱殘兵﹐其中大部份還是各方而來的難民。以當時形勢而言﹐蒙軍直接繞過釣魚城﹐出川滅宋﹐根本是舉手之勞﹐但久攻不下﹐蒙哥急了﹐因為這關係到他的尊嚴和面子﹐於是親自出征督戰。但就在釣魚城下﹐蒙哥竟然為飛石擊中身亡﹗
這一事件﹐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不單征宋的蒙軍匆忙回師﹐連在歐洲﹐中東的蒙古軍隊也要回撤﹐參加爭奪大汗之位的爭鬥。其後蒙古內部為大汗之位打了十多年﹐元氣大傷﹐再也無力遠征歐洲和中東。
小小釣魚城﹐從此在世界歷史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的歐洲和中東為蒙古人佔去﹐現在的世界又會有多大的不同﹗ 蒙古人的殘暴舉世知名,所過之處儘是屠城滅族,不知多少源遠流長的中亞文明折於其手。如果當時蒙古人得手,恐怕今天的西歐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也沒有今天的盛況了。蒙古人在后来統治中國近百年,中華文明大受摧殘,自蒙以始,中國就開始走下坡,不復當世第一國的地位了。
釣魚城創此奇跡﹐並非佼幸。事實上﹐蒙古人其後對釣魚城斷斷續續地圍城﹐長達三十六年之久﹐這已超過世界上任何的与蒙古对抗的記錄。而最後釣魚城並非是被蒙古人攻陷的﹐而是因為南宋已亡﹐四川全境已盡歸蒙人﹐抵抗再無意義﹐才納城而降。
(二)
其實所謂的釣魚城就是一個高於地面一百多米的臺地﹐而城牆就是沿着臺地邊緣而修的﹐地勢非常顯要。整個釣魚城面積大約2.5平方公里﹐最多可以駐兵十萬。在後來﹐釣魚城已經成為整個四川防務系統的樞紐與核心﹐而直至宋亡﹐蒙古人還是不能攻下。
從上面的地圖來看﹐釣魚城三面環水﹐只有東面有陸路相連﹐但地勢狹窄﹐蒙古的軍馬根本無法展開﹐難怪攻得如此艱難。最激烈的戰鬥都是在東面展開的。蒙哥大汗就是駐節於城東的石子山﹐亦畢命於此。新東門是戰事最為激烈的地方。其次是靠近江邊的一字城﹐為宋軍水師所在﹐靠嘉陵江對外聯絡﹐獲得給養﹐曾多次被攻破。一字城後的護國門是最後防線﹐曾被攻打一百多次﹐但都能力保不失。
忠義千秋
這裏供奉的,是五位守釣魚城的主帥,右起:餘玠,四川制置使,他制定了全川以山城體系守防的戰略,從而使四川堅持抗戰四十年之久,屏障了南宋江山。
冉璡﹑冉璞兄弟,川東名士,受余玠之托,修建了釣魚城防體系。
王堅,第一任守將,先後擊斃蒙古先鋒統帥汪德臣和蒙哥大汗。
張玨,第二任守將,原爲王堅副將,1263年繼任釣魚城守將。
這裏應該還有一位受拱奉的主將的,就是第三任守將王立,但他在宋亡後獻釣魚城降元,所以沒有被人奉進忠烈祠。
蒙哥臨終時,曾有遺命,日後必須“屠城剖赤“,爲他復仇。三十六年後,攻城的蒙軍有兩批,川東蒙軍和川西蒙軍,兩軍素有矛盾,意先攻下釣魚城。川西蒙軍決心執行蒙哥遺命屠城,川東蒙軍爲搶先,向王立招降。王立抓住這個機會,和川東蒙軍談判,請來忽必烈下旨推翻蒙哥遺命,保得滿城軍民安全。
我認爲,他做的是非常恰當而正確的事,在這個時候抵抗已經毫無意義,當然是保全城內軍民性命重要了,沒有必要去殉國死節。
釣魚城的守將,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大英雄。他們不但艱苦卓絕地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軍事奇迹,而且勇猛出擊,和一直以來中國人對抗外族時那種被動畏縮作風完全不同。
釣魚城的三十六年征戰,儘管宋軍是弱師,但多次主動出擊,決戰城外。其中有一次,王堅以不足萬人之師,竟然敢去攻打蒙哥大汗駐節的石子山,還差點得手。
而在最後,釣魚城守將還是以人命爲重,開城納降,甘願承擔駡名。相比之下,其他所謂的“民族英雄”,史可法有勇無謀,以兵部尚書之尊不去謀劃全國軍事,而跑去守楊州,害了滿城百姓性命,也斷了大明江山;岳飛擁軍自重,竟然敢過問皇儲廢立,犯了天條,死有餘辜;文天祥這個宰相當得那麽狼狽,也不會好到那裏去。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失敗者,而釣魚城的守將,才是真正立下了不朽功業。但爲什麽釣魚城這樣震古櫟今的功績,在中國的曆書上很少記載;而這些立下了擎天伟绩的守將也都是籍籍無名呢?
這都是混帳的儒家思想在作祟。釣魚城最後是納降,而沒有城破殉國,捨身成仁,在儒家看來,就是汙點,不值得大書特書。還有一點有些不幸的是,釣魚城的守將中,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文人,而後世文人這裏來記文志之的也很少,沒有留下什麽千古傳誦的名篇,所以就不爲人所之了。恐怕到今天,大部份的中國人都還会以爲蒙古大汗蒙哥是在襄陽城外,爲楊過所擊死的。
我對釣魚城的守將們充滿崇敬之心,在他們的神位前流連不走,跪拜致禮再三。
堅苦卓絕
右邊是蔣介石的題字,“堅苦卓絕”;左邊是何應欽的“十年教訓”。旁邊還有一些當時党國要人的題字,但沒有拍下來。不知道爲什麽這些刻字在文革時沒有鑿掉,蔣介石的題字在大陸是很少見到的。
1943年,中央陸軍學校(也就是之前的黃埔軍校)在這裏舉辦訓練班。那個時候,應該是抗戰最爲艱苦的時候吧,蔣介石也是有感而發。我的感想是,在中國當政治領袖,不好好練書法是不行的,否則就會爲後人飴笑大方。不過蔣介石的字好象比何應欽的好一點。
十萬軍聲不復聞遠處
就是滾滾不息的嘉陵江了。如前所述,釣魚城三面環水,而從江邊到城牆下,都有約兩百米的陡坡,要這樣仰攻上來,難度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三位窈窕好女,盈盈笑語走過,釣魚城上不再蕭殺
傳說中,有一次蒙軍圍城已達數年之久,直等城內守軍糧盡水絕之後開城投降,這時城內從山下抛下數條大鯉魚,以示糧草充足。城下蒙軍大驚失色,知道無望,只有撤兵,于是蜀地和南宋又一次得到了解救。不知道那些鯉魚,是不是就從這個池塘中撈起來的呢?
這裏曾經發生了上百次的攻奪戰,從未有失。
最危險的一次,蒙軍乘夜雨偷襲,已快得手,城內要派出五十死士從密道出城,在背後反襲偷襲者,才能力保不失。
我見過多少巍峨高大的城門,南京的,北京的,西安的,但都是中看不中用,不堪一擊。想不到這毫不起眼的,門洞只能穿過三五人的護國門,倒是真正的“護國”之門,不但在三十六年來屏障了南宋的江山,也挽救了世界上其他許多的文明,不致失落。
3 条评论:
Thanks for your information. I learn a lot from your blog.
Haha, you were so slim!
2-3 years ago.
发表评论